阅读历史 |

第12章 风云谍恋关我什么事12(2 / 2)

加入书签

炮火映红了黎明前的天空。

指挥部内,电话铃声和电报滴答声与远处沉闷的炮火声交织在一起,气氛紧张而有序。

长安坐在她的角落里,耳机紧紧扣在头上,面前的电台和密码本上写满了各种符号和译出的电文片段。

她不仅要监听敌军的战时通讯,更在飞速分析着其通讯网络的节点和指挥结构。

就在敌军前线部队与后方舰队指挥所通讯异常频繁之时,长安实施了筹谋几日的断喉计划。

她的手指在电台旋钮和电键上飞快操作起来,首先启动了大功率无线电干扰设备,对准了敌军的主指挥频道,强烈的电磁噪音瞬间覆盖了该频段的所有信号。

几乎在同一时间,又利用已破译的密码和这几日掌握的敌军通讯规例,打开一个敌军应急频道,模拟其上级指挥部的口吻,发送混乱信息胡错误指令。

长安的手法极为老练,电文格式呼号甚至发报员的指法习惯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敌军指挥体系瞬间陷入瘫痪,失去了统一的调度和及时的炮火支援,原本就遭受迎头痛击的登陆部队更加混乱。

没有了无线电指挥,庞大的登陆部队就变成了无头的苍蝇,在金山卫坚固的防线前撞得头破血流。

敌军各部队之间无法再进行有效协同,有的部队在原地固守待援,有的则因接收到虚假指令而盲目移动,暴露在沪上守军的交叉火力之下,被整编制的消灭。

而后方舰队也因无法获知前线确切情况,无法确定打击目标,炮火支援也变得迟疑和零散,盲打的炮火也无法造成大规模的破坏。

这场精心策划的侵袭,最终演变成一场单方面的溃败。

战场态势瞬间改变,攻防转换之下,守军的士气大振。

原本就严阵以待的守军,趁此机会发起了更猛烈的反击。

炮兵团根据预先设定的计划,对陷入混乱的敌军滩头阵地进行了毁灭性的覆盖射击。

精锐的德械师也在坦克掩护下,发起了果断的反冲击,将一股股失去指挥各自为战的敌军分割包围再消灭。

由于情报充足,战略部署得当,敌军在金山卫登陆遭受了远超预期的惨重损失,这场后来被称作绞肉机的战役持续了七十二小时,绞杀的全都是来袭的敌人。

十七日清晨,海雾渐渐散去。

前线传回情报,敌军残部正在匆忙登船撤退。

淞沪战局已定。

此役沪上守军以极小代价取得了空前大捷,我军伤亡不足千人,却歼敌逾万,击沉敌舰艇二十余艘,摧毁坦克装甲车近百辆,缴获的武器装备不计其数。

消息传回金陵,举国振奋。

军事委员会通电嘉奖,称此战扬国威,振民心。

张文白站在戚家墩高地上,望着渐渐恢复平静的海面,对长安感慨道:“战事虽歇,但风波未停。”

的确是风波未停,金陵方面也发生了不小的动荡,内部主和派声势骤减,主战派重新掌握了话语权,一场原本可能改写历史的内部动荡,在金山卫的炮声中悄然消弭。

最重要的是,这场胜利彻底粉碎了敌人企图从侧后包抄淞沪主战场的战略意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士气,历史上曾出现的大崩溃也消弭殆尽,远在金陵的潜在危机,也因这场大胜而暂时平息。

就在金山卫大捷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其引发的震动却已如涟漪般扩散开来。

指挥部内,虽然疲惫却难掩兴奋的参谋们正在汇总最终战果,处理善后事宜。

张文白并未沉浸在暂时胜利的喜悦中太久,他深知这场胜利固然辉煌,但背后的隐患与未来的挑战依然严峻,

他特别叮嘱副官,对长安在此战中的贡献务必严格保密,仅限于指挥部核心几人知晓。

然而胜利的消息是封锁不住的。

中外记者闻风而动,纷纷涌向沪市,希望采访这位缔造了金山卫奇迹的指挥官。

在副官和警卫的护送下,张文白接受了几家具有影响力的国内外媒体联合采访。

镁光灯闪烁下,记者们的问题犀利无比,张文白皆能从容应对,重复强调了数次前线官兵的浴血奋战,以及全民同仇敌忾的重要性。

当有记者追问为何能如此精准地预判敌军动向,并在关键时刻瓦解其指挥体系时,张文白却以机密为由拒绝回答,但他也没有居功,只言是有志青年慷慨相助。

张文白在接受采访之时,敌寇内部也不安稳,接连遭受琴岛港口舰船的爆炸和金山卫惨败,尤其是指挥体系在关键时刻莫名瘫痪的经历,让它们如同惊弓之鸟。

当初不可一世的叫嚣早已成灰,原定迅猛推进的侵袭计划也被迫放缓,进入了短暂的调整和评估期,预定的入侵华北阴谋也被暂缓,这就为国内后续布防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战事暂告一段落,金陵方面的嘉奖令正式抵达,召司令官张文白及有功人员前往金陵接受授勋。

在出发去金陵之前,张文白单独嘱咐长安,“你的功劳虽未公开,但该知道的人都知道,授勋名单上会隐匿你的名字,但应有的荣誉和保障一样都不会少。”

长安点了点头,表示自已对此并无异议,心里却在同发财吐槽,终于到了要离开的时候。

张文白不知道长安的打算,是真的将她当作了后辈,爱惜其才能,就又多说了几句,“金陵的水很深,各方势力盘根错节,虽经此次整顿,暗流依旧汹涌。”

他担忧的看了眼长安,“怕是会有风浪朝着你而来,切记一定要跟紧了我,寸步不离。”

江阴围堵日舰情报泄露一事已被查清,是汪兆铭的秘书,此事引起了金陵高层的极大震荡。

泄密之人已被处死,但涉事的汪兆铭还在任上,并没有被牵连下台。

张文白担心的是,对方会因为情报泄密一事迁怒长安,毕竟那是主和派的领头人,不能按常理看待,谁知道会不会使什么阴招。

他恨恨道:“这样的人不尽早处置,迟早会跑去做汉奸!”

长安当然明白张文白话里的意思,她在心里回答,“快了,就快能弄死这个汉奸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