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7章 尝试因果法则(1 / 2)

加入书签

在多次尝试突破神秘球体的防护却探测无果后,科研团队陷入了沉思。他们意识到,常规的探测方法似乎难以奏效,必须另辟蹊径。这时,一位一直专注于研究“因果树”理论的物理学家提出了一个大胆而新颖的想法——尝试利用因果法则来与神秘球体进行交互。

“我们一直以来的研究都暗示着‘因果树’、‘因果核心’以及这个神秘球体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因果联系。既然神秘球体是作为‘因果调节器’而存在的,那么或许我们可以通过构建特定的因果关系,来突破它的防护机制,获取内部信息。”这位物理学家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期待。

这个想法引起了科研团队的热烈讨论。大家都意识到,这虽然是一个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尝试,但却是目前唯一有可能打破僵局的办法。经过一番深入的探讨,科研团队决定围绕因果法则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

首先,他们需要确定如何构建与神秘球体相关的因果关系。科研团队回顾了之前对神秘球体的所有研究数据,包括球体表面的符号、能量光晕的特性、与暗物质区域的相互作用等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综合分析,他们发现球体与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能量因果关联——球体释放特定能量波,导致暗物质区域出现相应的结构和能量变化。

基于这一发现,科研团队计划利用引力穿梭机制造出一种逆向的能量因果关系。他们打算通过引力穿梭机向球体周围的暗物质区域发射一种特殊频率的能量波,这种能量波旨在模拟球体正常释放能量波后产生的最终效果,以此来逆向推导因果,期望引起球体的响应。

为了实现这一计划,科研团队对引力穿梭机的能量发射装置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和调试。他们精确调整能量发射的频率、强度和相位,确保发射出的能量波能够准确模拟出所需的因果效果。同时,他们还在引力穿梭机上安装了更加精密的监测设备,以便实时捕捉球体对这一逆向因果关系的反应。

一切准备就绪后,引力穿梭机启动了能量发射装置。一道奇异的能量波从穿梭机中射出,迅速融入暗物质区域。科研团队成员们紧张地盯着各种监测仪器,密切关注着球体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

起初,并没有明显的反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暗物质区域开始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暗物质粒子的运动轨迹逐渐发生改变,它们开始聚集并形成一种类似于球体正常能量波作用下的特殊结构。与此同时,球体表面的能量光晕也出现了波动,其能量频率微微发生了偏移。

“快看,有反应了!球体对我们发射的能量波做出了回应。”一位科研人员兴奋地喊道。

这一发现让科研团队备受鼓舞。他们继续密切观察球体的反应,试图从中找到进一步突破的线索。随着暗物质区域结构的逐渐成型,球体表面的能量光晕波动愈发明显,能量频率的偏移也越来越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