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制定修复方案(1 / 2)
当能量屏障彻底消散,神秘装置的全貌在探照灯下展露无遗时,探索团队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座布满裂痕的金属塔上。李强将采集到的晶体样本和编码数据摊开在全息会议桌上,三维模型中跳动的红色故障点如同装置的“伤口”,每一次能量脉冲都在提醒众人:修复工作刻不容缓。
“我们得先明确优先级。”王浩调出装置的核心结构图谱,指尖点向顶端闪烁红光的枢纽,“因果律调控核心的编码错乱是根源,它像病毒一样干扰着整个系统。但直接触碰核心太危险,必须先清理外围的‘病灶’——那些被腐蚀的能量晶体和断裂线路。”
林夏补充道:“我对比了外星生物提供的原始编码,发现错乱的三组编码分别对应‘能量锚定’‘时空校准’和‘平衡反馈’。其中‘能量锚定’编码的偏移,正是导致能量逆流的直接原因。如果先修复这组编码,或许能暂时稳住能量场,为后续工作争取时间。”
陈博士推了推眼镜,将晶体样本的显微图像放大:“这些黑化晶体的腐蚀程度已经到了临界点,常规的能量中和剂恐怕无效。但我们携带的‘星尘凝胶’或许可行——它能吸附腐蚀性粒子,且与装置的能量频率兼容性高达92%。只是凝胶的用量需要精确计算,过量会导致晶体失去传导性。”
“用量问题交给我。”李强调出能量流动模拟系统,“我会根据每个节点的腐蚀程度生成注入方案,误差可以控制在0.3毫升以内。但更换断裂线路需要手工操作,装置表面的能量乱流可能会干扰机械臂,必须派人出舱作业。”
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出舱作业意味着要暴露在紊乱的能量场中,防护服的屏蔽系统最多只能支撑40分钟。林夏看向团队成员,目光落在王浩身上——他是团队中最擅长精密操作的人。
王浩会意,点头道:“我来负责线路更换。你们留在舰内同步监控能量场变化,一旦超过安全阈值立刻通知我撤离。”
“等等。”陈博士突然调出一组数据,“刚才的扫描显示,装置底部的三个能量节点之间存在隐性连接通道。如果只修复单个节点,能量流可能会通过通道互相干扰,导致二次损伤。我们需要三个人同时作业,分别处理三个节点,才能形成稳定的三角支撑。”
这个发现让计划瞬间复杂起来。团队总共只有五人,除了留在舰内主持全局的林夏和陈博士,能出舱的只有王浩、李强和小张。小张虽然经验不足,但操作精度足够,是第三个人选的唯一选择。
“我没问题。”小张攥紧拳头,指尖因用力而泛白,“之前在模拟舱里练过三十次节点修复,误差从未超过0.5毫米。”
李强拍了拍他的肩膀:“别紧张,我们会同步你的操作节奏。记住,每一步都要等我的指令,能量场波动超过黄色预警就立刻停手。”
接下来是因果律调控核心的编码修复。林夏将错乱的编码片段拆解成数百个基础单元,在全息屏上排列成复杂的矩阵:“这些编码就像错乱的拼图,我们需要参照原始模板重新组合。但直接覆盖编码可能引发核心排斥,必须先用‘缓冲序列’过渡——我已经根据外星生物提供的线索设计好了序列,能降低排斥概率至1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