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42章 一场地球之旅的约定(1 / 2)

加入书签

总锚点的光芒与地球的生命核心共振时,星轨号的主控台上突然弹出一行古老的星文。经新晶石翻译,那行文字化作清晰的意念流入三人脑海:“细胞的活性,在于因子的流动。”

李强摩挲着控制台边缘的纹路,突然笑了:“我懂了。光知道地球是宇宙的细胞还不够,得真的去走走,去触摸这片土地上的每道脉络,才算真的理解‘活性因子’的意思。”

林夏正将地球的地质样本与总锚点的能量图谱做比对,闻言抬头时,眼里闪着兴奋的光:“你是说,我们要在地球上来一场真正的旅行?不是为了执行任务,也不是为了寻找资源,就只是……像普通人一样走走看看?”

小张的手指在星图上圈出密密麻麻的红点——那是他根据能量根系分布标记的“生命节点”:“青藏高原的能量柱连接着地核,长白山的火山群是能量释放的出口,亚马逊的雨林像细胞的呼吸系统,撒哈拉的沙漠则负责调节能量浓度……这些地方,我们都该去看看。”

新晶石突然漂浮到主控台中央,投射出一张立体地球模型,模型上跳动着无数绿色的光点。“这些是人类文明与地球生命核心共鸣最强的地方。”小张放大模型,指着其中一个光点,“比如这里,敦煌的莫高窟,壁画上的飞天与星系运转的轨迹暗合,千年来香火不断的能量,竟与总锚点的修复频率完全一致。”

“还有这里。”李强点向非洲草原的一处迁徙路线,“每年角马横渡马拉河的时刻,地磁场会出现规律性波动,这种波动能净化周边星系的混沌能量,比我们的净化装置效率高十倍。”

林夏的指尖停在恒河平原:“古印度的史诗传唱时,声波振动会让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活化,这些元素随季风飘散,能平衡大气中的失衡因子。原来人类的文化传承,也是能量调节的一部分。”

三人对视一眼,无需更多言语,一场横跨地球的旅程约定就此成形。

三天后,他们脱下制服,换上最普通的衣服,背着简单的行囊登上了一架老式螺旋桨飞机。没有能量护盾,没有武器系统,只有一张标注着绿色光点的地图和新晶石——它此刻化作一枚不起眼的银质吊坠,挂在林夏颈间。

第一站是敦煌。当他们踩着清晨的沙砾走进莫高窟时,朝阳正穿过九层楼的飞檐,在壁画上投下流动的光斑。负责看护壁画的老人颤巍巍地展开修复工具,小张注意到他蘸取颜料的动作:拇指与食指捏着棉签的力度、在岩壁上停留的时间、甚至呼吸的节奏,都与新晶石显示的“平衡频率”完美同步。

“祖上三代都干这个。”老人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光,“不知道为啥,就觉得这么修,壁画能存得更久。有时候夜里来看看,能看到墙里有光在走,像活的一样。”

林夏摸着壁画上的飞天飘带,新晶石微微发烫。她仿佛看到千年前的画工们,在油灯下蘸着矿物颜料,凭着直觉勾勒出的线条,竟暗合了宇宙能量的流动轨迹。那些看似随意的笔触,实则是人类与地球生命核心最原始的共鸣。

离开敦煌时,老人塞给他们一包自制的颜料:“带去吧,路上用得着。这土是鸣沙山的,里面有光。”

第二站是东非草原。他们跟着马赛人徒步追踪角马群,正午的太阳烤得地面发烫,李强却在沙丘背阴处发现了奇妙的现象:一只蜥蜴快速窜过的轨迹,恰好避开了能量紊乱的区域,而它停下晒背的石头,正是能量汇聚的节点。

“你看。”李强指着远处渡河的角马,“它们踩进河水的瞬间,河水的流速会突然变慢,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托了一下。这时候测量地磁场,会发现波动曲线变得特别平滑。”

马赛族的少年笑着说:“我们的祖先说,河水是大地的血管,角马是清洁血管的使者。每年这个时候,草原的空气都会变甜。”小张悄悄用检测仪取样,发现空气中的失衡因子果然少了三成。

在亚马逊雨林,他们跟着向导钻进不见天日的密林。当向导用砍刀劈开藤蔓时,林夏注意到他砍的位置总在藤蔓结节的三分之一处。“爷爷教的,这样砍,藤蔓还能再长,树也不会生气。”向导咧开嘴笑,露出洁白的牙齿。新晶石的光芒闪烁着,显示此处的能量循环效率比机械砍伐区高了七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