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升级星轨号迫在眉睫(1 / 2)
星轨号的维修舱里,金属敲击声与能量调试的嗡鸣交织成一片忙碌的交响。林夏蹲在左舷引擎旁,指尖拂过星核合金表面的裂纹——这些在失衡之渊边缘被暗物质流撕裂的痕迹,即便用平衡原浆修补过,仍能看到能量流动时的阻滞。她将检测仪贴在裂纹处,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刺眼地红着:“引擎输出功率衰减37%,能量转化率降至61%,无法承受超光速跃迁。”
李强扛着一卷新的能量传导管从舱外进来,金属管在他肩头发出沉闷的碰撞声。“刚从仓库领的超合金管,耐温上限比原来高两倍。”他将管子靠在墙边,额角的汗珠顺着下颌线滑落,“但技师说,光换管子没用,整个传导系统都得改。上次在银河系边缘,就是因为传导延迟,差点让我们撞上时空壁垒。”
小张趴在主控台下方,半个身子埋在密密麻麻的线路中。他手里的焊枪喷出蓝色的火花,将一根断裂的光纤与新接口连接,嘴里还叼着一把螺丝刀:“导航系统的误差率超过8%了!总锚点校准后,银河系的时空坐标全变了,老的星图数据库根本跟不上,刚才模拟跃迁时,差点把我们算进陨石带。”
三人对视一眼,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需言说的共识:星轨号,这艘陪伴他们穿越了无数星云与险境的飞船,已经跟不上新的平衡使命了。
维修舱的全息投影突然亮起,新晶石悬浮在中央,投射出星轨号从出厂到现在的全息影像——画面里,它在谷神星的硝烟中初次展露锋芒,在无名星的时空乱流里艰难转向,在迷雾星域用平衡原浆净化混沌,在欲望之星抵御过幻晶的精神侵蚀……每一道伤痕都记录着一场生死考验,每一次修复都见证着他们的成长。
“它陪我们走了太远。”林夏的声音有些沙哑,影像中星轨号在失衡之渊边界被能量壁垒弹回时的剧烈震颤,仿佛还能透过舱体传来,“但现在的宇宙不一样了。总锚点激活后,平衡与混沌的能量流动速度加快了三倍,铁爪族的残余势力在暗星云里改造了战舰,连智星人都造出了能与我们并驾齐驱的共生飞船。”
小张调出一组对比数据:星轨号的防御系统对新型混沌因子的拦截率仅为49%,而X星球用共生技术改造的飞船能达到92%;他们的扫描范围最大是5光年,遗忘星新研发的量子雷达能覆盖12光年;最关键的是,星轨号的能源核心依然依赖传统的星核燃料,而总锚点辐射范围内的文明,已经开始使用平衡与混沌融合的“双生能量”。
“不是我们不够好,是世界变得太快。”李强拿起一块从智星人那里换来的生物芯片,芯片在他掌心微微发光,“他们用总锚点的能量晶体改造了飞船的运算中枢,能直接与星球的生命核心共鸣。我们上次在恒河平原,要是有这东西,就能提前预警那场能量漩涡了。”
升级方案的讨论从清晨持续到深夜,维修舱的白板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与草图,又被一次次擦掉重写。最初的分歧尖锐而直接:李强坚持要强化武器系统,在引擎旁加装两门粒子炮,“防人之心不可无,铁爪族的残部说不定就在哪个星云里等着”;小张则想优先升级导航与扫描系统,“知道敌人在哪比能打多远更重要”;林夏却指着能源核心的图纸,眉头紧锁:“不解决能源问题,所有升级都是空谈——双生能量的转化率提不上来,装再多武器也只是摆设。”
争论陷入僵局时,新晶石突然投射出一段影像:那是他们在X星球见过的共生飞船,船体与森林的根系缠绕共生,能量帆吸收恒星风时,会像树叶一样舒展,遇到陨石带又能像花瓣般收拢。“共生不是依附,是融合。”木老的声音仿佛从遥远的星空中传来,“最好的飞船,应该像星球的一部分,而不是闯入者。”
林夏的眼睛突然亮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们不是要‘改造’星轨号,是要让它‘进化’——像X星球的共生文明那样,让它与平衡能量、甚至混沌能量共生。”
新的方案在黎明时分逐渐清晰,白板上的草图终于有了连贯的轮廓:
能源核心是重中之重。他们要将混沌核心碎片嵌入星核燃料舱,与平衡原浆形成“双生循环”——就像总锚点的阴阳结构,让两种能量在核心中互相转化,输出功率至少提升两倍,同时能自动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游离能量,解决长途航行的燃料危机。小张计算过,这种设计能让星轨号在失衡之渊边缘停留的时间从三天延长到一个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