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6章 白虎衔尸(1 / 2)

加入书签

在孙反帝和杨老大不可思议的眼神下,我又继续按照自己的推测,接着往下说道:“王薄是隋末年的义军领袖,手下义军最大扩至数万,妥妥的一方乱世枭雄,按照当时这种枭雄的做派,肯定都是劫掠官府和富户,积累了很多的财富!”

我之所以想到这个,是参考了四川的张献忠!

张献忠是明末的农民义军领袖,在起义期间就曾积累了惊人的财富,结果在兵败逃跑时,几十艘船的金银财宝全部都沉江了。

从这点能看得出来,古代的义军领袖都是这种作风,一是为了行军打仗凑集军饷,二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

毕竟是农民起义造反,都是吃不饱了才去造反的,那肯定都是攻到哪儿,就抢到哪儿。

“没错!”二叔点头把话接了过去:“史书只记载王薄的行军打仗,不会去记他抢了多少金银,但他绝对在起义期间,积累了一大笔横财,并且以当时的情况,他的仇家众多,也肯定不可能整天带在身边,自然要找个最稳妥安全的地方藏起来,而他最终落脚扎根的地方是济南!并且死后葬在了千佛山……

说到这儿,孙反帝也终于从懵逼中反应过来:“姜老板,你的意思是……这座墓的确是真的无疑,但王薄生前还在千佛山挖了一座用来藏匿财宝的藏宝库!并且把这座藏宝库的信息记在了他死后的墓志铭上!”

杨老大这时也跟着分析道:“宋半城那个老狐狸,骗我们这是座疑冢,说是让我们帮忙去找真墓,实际上找的是王薄的藏宝库!”

二叔再次点了点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十之八九!”

“哎……这也不太对啊……”孙反帝好像又突然想到了什么,他拧巴着眉头又问二叔:“姜老板,这里面好像有瑕疵啊!历史记载,这个王薄是死于仇家所杀,人死了之后,唐王给他在千佛山赐一座墓也能勉强说得过去,但碑文是谁写的?如果上面真的记载了藏宝库的线索,写碑文的人不早就去挖了,还能留到现在?”

不得不说,孙反帝这厮不擅长思考,但他是个逻辑怪,极其擅长找问题。

二叔瞥了一眼孙反帝说道:“碑文上写的都是王薄的生平重要事迹,三十年前山东那个盗墓团伙的掌眼师傅很聪明,他应该是从王薄的这个生平事迹上,看出了藏宝库的线索!”

“啊?”孙反帝再次一头雾水:“生平事迹跟藏宝库有什么关系?总不能他还光明正大的挖了个藏宝库,作为生平重要事迹,写在了墓志铭上了吧?”

孙反帝满脸都是问号,我则抽着烟大概读懂了二叔话里的意思,推理猜测道:“王薄想要在千佛山挖一座藏宝库,肯定不会光明正大的干,这种工程也不是偷偷摸摸能干得了的,但有一种办法可行,比如……”

我又看了看照片上的几尊佛像:“假借为积功德,护佑一方的名义,在千佛山大兴土木的开凿佛像石窟,趁机暗地里神不知鬼不觉的挖了一个藏宝库,当时佛教之风盛行,王薄开凿佛窟的事迹肯定会当成一个功德,记在墓志铭上,而三十年前山东那个团伙的掌眼师傅,就是从墓志铭上的这一事迹,猜出了王薄的真实动机!只不过还没来得及去找藏宝库,就挨了枪子儿,只剩下了他徒弟一人知道这个秘密,出狱后找到了宋半城!”

“所以……这墓志铭被磨掉的内容,写的是……王薄在千佛山某个地方开凿佛像?”

孙反帝瞬间如醍醐灌顶般,再次瞪大眼了眼睛,终于是聪明了一回。

我也学着二叔的神态,一脸深沉的点了点头:“十有八九!”

至于为什么当时的古人没想到这点,大概率是因为当时的佛教之风盛行,没人去怀疑一个‘虔诚信佛’的义军领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