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5章 怒煞相,佛变脸(2 / 2)

加入书签

我们来之前,也对这个千佛山做过一些背调,听说这个千佛山很‘邪门’,出过不少的灵异事件,比如山上的佛像在特定时间影子会动,还有在空旷的山谷洞穴大喊,传回来的回声不是自己的声音,以及后山人迹罕至的深处,会容易遇到‘鬼打墙’等等……

总之就是传的邪门儿的事儿很多,甚至古代的小说家还经常会以千佛山为背景,创作类似《聊斋》之类的鬼怪故事……

我们到了千佛山之后,直接把车光明正大的停在了景区里,背上鼓鼓囊囊的背包,在山门口花了几块钱买了几盒线香拿在手里,乔装成从外地来的香客。

进了山门,上山的很多小路还是土石路面,路边的植被也显得原始茂密,因为是冬日清晨,游客寥寥,只有些早起锻炼的本地老人,穿着厚厚的棉袄,在山道上慢悠悠地活动。

马山靠像是非常熟悉上山的路况,走在前面带着我们七拐八绕,专挑那些偏僻、甚至没有路牌指示的小径走,越往里走,人工修缮的痕迹就越少,周围的原始风貌越加明显,山势也越加的陡峭,光秃秃的槐树和杨树枝桠狰狞地伸向天空,松柏上挂着枯藤,偶尔还能听到几声不知名的动物嘶叫,在寂静的深山回荡。

我们一行人紧跟着马山靠的步伐,全程也没怎么说话,一直走到了后山深处。

后山就完全没了人工修缮的痕迹,甚至几乎都没了路,沿途还看到了不少摩崖石刻和佛龛,有些佛龛已经残破的只剩下了空空的石洞,大大小小的各种规模的佛像雕工古朴,但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历经风雨侵蚀,基本上都已经面目模糊,身上布满青苔枯藤和发黑的水渍,有些佛像的面容不仅模糊的看不出应有的慈祥,甚至感觉还透着一股说不上来的诡异,在这大白天都有些让人心生寒意。

“操了个……这后山的佛像怎么看起来阴气森森的?”

孙反帝跟我一样也有这种感觉,忍不住嘴里嘟囔了一句。

“好像不是这后山的佛像看起来阴气森森,而是越往前走,这佛像看起来好像越不对劲儿……”

杨老大的观察更细微,跟着语气严肃道。

也有可能是心理作用,我心里正这么想着,耳边听到二叔淡淡的说了句:“佛靠金装,地靠气养!”

“姜老板,啥意思?”孙反帝回头望了二叔一眼问道。

“相由心生,佛像也是一样!这叫怒煞相,这地方是个聚煞背阴的凶地,时间久了,佛像也就没了慈悲相,也叫佛变脸!”二叔说话的语气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我也大概听懂了二叔话里的意思,简单通俗的来说,香火旺盛的寺庙里供奉的佛像看上去就是庄严肃穆,神态慈祥。

而在聚煞的凶地,受煞气滋养,那佛像就是另外一种面相了。

虽然这听上去有些玄乎,但其实也有另一方面的解释。

一方面是阴气重造成的心理原因,另一方面是煞气会影响到周围植被的生长,比如附着在佛像上的青苔,以及在佛像脸上残留的发黑的水渍,加深了眉眼低垂的雕刻线条,都会轻微的改变面相。

“马老弟,差不多应该快到了吧?”二叔又看着前面带路的马山靠问道。

“嗯!”马山靠指着前方,记忆深刻的笃定道:“就在前面的山坳里,不过前面好像还有一段比较难走的路,三十年没过来了,还好佛像都在,能当个指路坐标,要不然还真不一定能摸得这么清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