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刀泉寺(2 / 2)
烈日将青石板烤得发烫,众人回程的脚步却在寺院主道戛然而止。路面宽阔得能并行两辆马车,深青色石板拼接处嵌着暗红纹路,像凝固的血管蜿蜒向远方。路人仰头时,后颈的汗珠顺着警服领口滑落——飞檐下悬着的三枚青铜戈泛着冷光,刃口残留的缺口犹如巨兽獠牙,在风中摇晃时发出钝重的\"嗡鸣\",仿佛千军万马厮杀的余响。
本该供奉弥勒佛的大殿敞开着朱漆大门,门楣上的铜钉竟被替换成尖锐的铁蒺藜。穿堂风裹挟着呛人的香火气扑面而来,一尊足有两人高的关公像巍然耸立,鎏金战甲在阳光下刺得人睁不开眼。关公丹凤眼半阖,垂落的长髯间凝结着黑色油垢,斜倚身侧的青龙偃月刀寒光凛冽,刀鞘上的鎏金云纹早已被香火熏得漆黑,厚厚的香灰油垢堆积在刀身凹陷处,斑驳锈迹如同干涸的血迹,顺着刀刃纹路蜿蜒而下。
\"快看!\"商妮突然指着墙壁惊呼,珍珠胸针随着动作在藏青色制服上剧烈晃动。褪色的宣纸上,狂草墨迹力透纸背,落款处\"岳飞\"二字龙飞凤舞。路人瞪大眼睛,镜片后的瞳孔猛地收缩,他凑近细看,鼻尖几乎要贴上墙面,发现旁边还嵌着半枚箭镞,锈迹中隐约透出暗红。\"这...这不会是真迹吧?\"他声音发颤,喉结紧张地上下滚动。
周队沉着脸掏出手机,指节在屏幕上快速滑动,闪光灯照亮墙角那幅《桃园结义图》。画中关羽的丹凤眼仿佛活了过来,冷冷盯着每个过路人。\"都别动。\"他低声下令,警帽檐下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小路,把现场都拍下来,细节都别放过。\"
风穿过空荡荡的回廊,卷起满地香灰,扑在众人脸上。路人望着远处山门上歪斜的匾额,\"刀泉寺\"三个篆字缺了个角,倒像是被利刃削去的。蝉鸣声渐弱,他突然觉得这寺庙里的空气都带着铁锈味,连檀香都掩不住。
阳光在关公像的鎏金战甲上迸溅出细碎金光。路人仰着脖子,后颈被晒得发红,警服领口早已被汗水浸湿,黏腻地贴在皮肤上。\"周队,这...\"他扯了扯领口,声音不自觉拔高,在空荡荡的大殿里激起回音,惊得梁间燕子扑棱棱乱飞,\"关二爷什么时候成庙里的主神了?\"
周队摘下警帽用力扇风,帽檐下的额头沁着细密的汗珠,在阳光下泛着油光。他咧嘴一笑,露出两排被茶渍染黄的牙齿,眼角的皱纹都挤成了核桃褶:\"你这就孤陋寡闻了。\"说着抬手重重拍了拍路人肩膀,金属肩章相撞发出清脆的\"咔嗒\"声,惊得路人踉跄半步。\"老话说'北有归元,南有刀泉',这庙可是藏着一千八百年的故事。\"他故意拖长尾音,喉结随着语调上下滚动,眼底闪烁着狡黠的光。
蝉鸣声突然暴涨,像是煮沸的油锅炸开。路人跟着周队走到殿前古槐下,粗糙的树皮上裂纹纵横,宛如被利刃反复劈砍过的疤痕。树洞里斜插着半截褪色的红绸,在风中轻轻摇晃,边缘磨损得像老人的胡须。周队蹲下身时,藏青色制服的膝盖处绷出紧绷的褶皱,他伸出布满老茧的指尖,摩挲着树根处凹陷的青石:\"公元208年,关羽在这屯兵遇上大旱。\"他突然压低声音,沙哑的嗓音混着蝉鸣,惊得路人不自觉地弯腰凑近,几乎要贴上他汗湿的警服肩章,\"你想想,几万士兵没水喝,军心都快散了。\"
\"然后呢?关二爷显灵了?\"商妮抱着一叠调解文书翩然路过,马尾辫随着步伐轻快晃动,发梢还沾着几粒哄女孩时蹭到的彩色亮片。她歪着头,珍珠胸针在领口轻轻摇晃,嘴角勾起俏皮的弧度,杏眼亮晶晶地盯着周队。
周队神秘一笑,古铜色的脸上浮现出孩童般的得意。他利落地起身,警靴碾过地上的松果,发出清脆的碎裂声。\"看好了——\"他大步走向大殿角落,手指重重戳向斑驳的壁画,震落细小的墙灰簌簌飘落。褪色的颜料间,红脸长须的武将圆睁丹凤眼,青龙偃月刀劈开地面,云气蒸腾间,白练般的泉水喷涌而出。\"关公用两百斤的青龙刀连砍三刀,地底下就咕嘟咕嘟冒出水来。\"他模仿劈砍的动作,宽大的手掌在空中划出凌厉的弧线,\"泉水染成红色,后来人就叫这'刀泉'。\"说罢挑眉看向路人,眼角的皱纹里都藏着笑意,仿佛自己就是那段传奇的见证者。
原来,据史料记载,这座历经1800年的刀泉寺为三国时期所立,公元208年关羽屯兵于此,遇到大旱,天气炎热士兵无水解渴,一时怨声四起。关羽闻知,甚是着急,拿起他200斤重的青龙刀奋力斫地,并大声叹道:‘如此炎热,官兵怎可一日无水呢?’说着,又是连斫几刀。没想到,勇武无比的关羽几刀下去,竟有泉水潺潺流出,关羽大喜,捧一口泉水喝下,甘甜可口,便令三军畅饮,营中官兵欢呼雀跃,士气大振。后来,当地人在泉水涌出之地围了一口井,称着‘刀泉’。
除了记载的故事之外,在民间还有一段传说。赤壁大战前,关羽奉军师诸葛亮之命率兵马途经此地。时值盛夏,酷暑难熬,士兵极度缺水。于是,关羽派兵四出寻找水源。这里,一位银须飘拂的老翁告诉关羽:‘这里原是水丰林茂之地,后来出了个老虎精,把湖湾水源全部截断了。百姓们为求水用,得给老虎精送去童男童女呢!’关羽闻之,凤眉横竖,怒不可遏。恰在此时,狂风乱起,一只猛虎随风而现。关羽祭起青龙堰月刀,刀在瞬间便化为一条青龙,呼啸着迎虎而上,龙虎相搏,一时间飞沙走石,天昏地暗。不久后猛虎一阵惨叫,趴在地上化成了一座石头山。这就是伏虎山。伏虎为山后,大刀重回关羽手中。关羽以刀斫地,仰天大笑。没想到,就在大刀斫地之处,冒出了涓涓清泉。将士们痛饮泉水解渴,军威士气大为振奋。然后,关羽以刀蘸水浇洒石头山,山上即刻便绿树丛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