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如懿传 前传(6)(1 / 2)
琅嬅被皇上圣旨钦点为四福晋,富察家上下俱是与有荣焉,欢喜不已。
身为当家人的马齐、马武既欣慰失怙的侄女有了一番锦绣前程,将来的日子几乎是肉眼可见的红火富贵,又暗自欣悦于富察家未来可期,前途一片光明。
毕竟,四阿哥虽是皇子阿哥中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那一个,但他母族不显,底蕴浅薄,生母不过是圆明园一介不起眼的粗使宫女,家中有无亲眷尚且不清楚,又何来势力一说?
至于养母熹贵妃,虽然略微好上那么几分,可也只是个汉军旗出身的假钮祜禄氏,终究不能与根正苗红的满洲姑奶奶相提并论。
她又有亲子亲女承欢膝下,本就为数不多的资源人脉再这样一分薄,四阿哥能得到的支持自然愈发有限。
他真正能仰仗的,也就只有来自妻族的助力了。
富察氏现在支持他,无异于是雪中送炭,既向四阿哥卖了个好,在他身边占据先机,又提前拿到了顶级权力场的入场券。
如此,不光是这一代,就是下一代的从龙之功也大可以指望一二了。
这又如何不让马齐、马武这两只心系家族未来的老狐狸为之欢喜?
不过,要说家里最高兴的,其实不是这老哥俩,也不是那些眼瞅着马上就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近亲旁支,甚至不是大有可为的琅嬅本人,而是李荣保的夫人,琅嬅的生母——觉罗氏。
单看这个姓氏,就知道觉罗氏乃是宗室格格出身。
皇室宗亲的身份在保障了觉罗氏优渥富足的前半生的同时,也造就了她那不算讨喜的性格。
——她自来就是个心高气傲、争强好胜的主儿,生平最厌恶的便是低人一头,被他人夺去了风采。
然而世情所致,女子在闺阁时,会因娘家的地位不同而分了身份高低,出嫁之后,则又会以丈夫、子女的官位成就来区分贵贱。
觉罗氏是个俗人,她只想锦上添花,强强联合,从未想过要凭一己之力,拉拔一个只有一张脸能看的贫苦书生。
所以,养尊处优多年后,到了出嫁的年纪,觉罗氏经过好一番精挑细选,最终选定了满洲八大姓之一的富察氏。
从前李荣保还在时,她也时常督促丈夫上进,为的就是自己妻凭夫贵的执念。
只可惜她时运不济,丈夫早逝,害她孀居的同时,又给她留下了一连串的拖油瓶——府上九子二女,只有四子傅文,幼子傅恒以及长女琅嬅是她所出。
觉罗氏虽然矜傲,但她也不是什么过分恶毒的人,至少对府上的孩子们并不刻薄,日子便也就这样得过且过地过下去了。
只是午夜梦回,念及往昔,终归是有些意难平。
她的丈夫早亡,可马齐、马武两位伯哥却官运亨通,平步青云。
她的日子虽然不算难过,但也绝没有从前未出嫁的时候那样好过,可两位嫂嫂却能荣华富贵,安享太平,做个乐呵呵的老封君。
地位上的落差,心态上的失衡,让觉罗氏不自觉地钻起了牛角尖。
于是,渐渐地,她对孩子们的关心也都凝成了一句话——你们要努力,要争气,将来才好光耀富察氏的门楣。
也才能为我增光添彩。
而琅嬅被赐婚给四阿哥,于觉罗氏而言,这无疑就是一个能令她扬眉吐气的大好机会。
左右为琅嬅备嫁的事情已经被马齐夫妇、马武夫妇给揽过去了——事到如今,琅嬅的婚事早已不再是李荣保一家的私事儿,而是整个沙济富察氏的大事。
无论是为了向皇上展示沙济富察氏的诚意,还是为了增添琅嬅在皇家生活的底气,马齐、马武他们都是决计不会吝啬的,好东西那是见天儿地往琅嬅的嫁妆箱子里塞,嫁妆单子上更是添了一笔又一笔。
有兄嫂们代为安排这一切,空闲下来的觉罗氏索性便把精力放回了女儿身上,开始每日给琅嬅灌输些她自以为正确的理念。
第一日,给琅嬅讲解自己作为当家主母,拿捏妾室的心得——务必要树立主母的威严,见一个冒头的就削一个,绝不能叫她们生出越俎代庖的心思来。
第二日,看琅嬅身边的侍女不满意,觉得她不够机灵,不能为主子排忧解难,就试图把自己身边的素练拨给女儿,让女儿出嫁时一并带走,充作心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