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轮回之路(2 / 2)
当务之急,是处理好眼前的事,积累实力,同时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世界的隐秘规则。
楚帆不再停留,转身,回到自己房间。
窗户没关,夜风扑面,带着远方都市夜晚特有的喧嚣与疏离。
楚帆倚靠着床头坐在床上,拿出手机,因为他忽然想到,或许历史能给他答案。
他先是给自己的秘书处发了信息,让他们找一下幽冥、阴司相关古籍,然后自己打开了网络图书馆寻找起来。
将目标锁定在几个标注着“地方稗钞”、“异闻汇编”的书架上。
几个小时过去,窗外天色已微微发白。
楚帆看完最后一本名为《灞陵夜谭》的电子书,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民间记录,若以知晓幽冥轮回的视角重新审视,竟能拼凑出一些令人心惊的图景。
在一本民国时期编纂的《江南异事录》中,记载了光绪年间广泛流传的“赊刀人”传说。
神秘赊刀人留下诸如“米价过百文,人均田不足三分时再来收钱”的预言后消失。
书中还附带了一则不起眼的备注:同期,多地地方志记载,新生儿中“痴傻、愚钝、性情暴戾者比例异常增高”,有乡绅笔记忧心忡忡地写道:“今之孩童,多类兽,少人性,岂非天道有变乎?”
白川所说的“阿猫阿狗投胎成人”,或许这不是一个近代现象,而是有历史延续性的。
清末社会动荡,死伤无数,轮回系统的压力达到一个高峰,可能导致“审核”标准被迫降低,或者某些本应进入畜生道或其他道的“灵”因通道拥挤或规则漏洞,错误地进入了人道。
这种“错投”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在特定历史时期显现出社会性的表征,也许是几年后,也许是几十年后甚至是一两百年后显现——比如人口素质的异常变化。
赊刀人的预言,或许正是某些感知到阴阳失衡的隐秘存在,对人间命运的某种警示。
提到赊刀人,楚帆想到了许久不见的引路者和自己的眼神通……看来也许他们知道一些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