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2章 傲娇骚包太子vs作精太傅之女18(1 / 2)

加入书签

......

及笄礼刚过,求亲的人快要将谢家的门槛踏破。

柳氏挑选了几个品性样貌出众的男子,特意托画师为其画了像,差人送进了宫。

宫里的几位当即坐不住了。

当天日落之前,皇后便急召柳氏入宫。

坤宁宫。

女人倚在金丝榻上,指尖轻揉额角,目光落在窗外渐沉的天色上,无意识地摩挲着腕间的翡翠镯子。

见自家小姐妹进来,她抬手挥退了左右。

“璃儿,卿儿的婚事,你可有打算?”

柳氏坐在她身旁,微微摇头,“卿儿的性子你也清楚,她自有主意。”

“我与夫君只盼她平安顺遂。”

皇后轻叹一声,“这几个孩子都是本宫看着长大的,情谊深重。况且,本宫向来喜欢卿儿,旁人你不放心。”

“我,你也信不过?”

柳氏沉默片刻,望着皇后眼角细纹,想起旧日情谊,终是松了口。

“罢了,容我再问问那丫头的意思。”

皇后眉眼舒展,如年少时那般挽住她的手臂,笑意浅浅:“好璃儿。”

两人拉了会家常,柳氏便离开了坤宁宫。

见她朝着玉璃殿方向走去,皇后这才松了口气。

一旁的嬷嬷打趣道,“娘娘,当真是为了殿下的婚事操了不少心。”

话音刚落,皇后便轻笑着摇了摇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本宫若不多费些心思,皇儿若错过卿儿......”

“定会后悔。”

旁人不懂他,做母亲的怎会不懂?

皇后看向窗外,心里暗自感叹,皇儿,母后只能帮你到这了。

自己的媳妇,可是要自己亲自去讨要的。

......

玉璃殿。

“弦月,再晃得高些~”少女坐在秋千上,裙摆飞扬,笑声在庭院中回荡。

弦月扬声,手上力道又加重了几分:“小姐抓紧些,可别摔着了。”

就在这时,谢意卿不知看到什么,眼睛一亮,“弦月,停下。”

弦月不明所以,连忙固定住秋千。

下一秒,谢意卿跳了下来,扑进来人的怀里,娇声道,“娘。”

柳氏摸了摸她的头,拉着她进了殿中,恰巧看到书案前未打开的画卷。“前些日子送来的公子画像,卿儿可都看过了?”

谢意卿一愣,“还没......”

毕竟她对那些人也不感兴趣。

柳氏无奈一笑,将几幅画卷展开。

“这是鸿鹄寺少卿之子,自幼饱读诗书,才思敏捷,写得一手好文章,去年还在诗会中拔得头筹。”

随即,她翻开第二幅,“这是户部侍郎的公子,为人风趣幽默,精通骑射。”

“还有这位,是镇远大将军的嫡长子,性格沉稳内敛,武艺高强,小小年纪就随父亲上过战场 ,立下赫赫战功。”柳氏一边介绍,一边仔细观察谢意卿的表情。

“可有中意的?”

谢意卿拿起其中一张,摇了摇头,“都挺好的,只是......”话未说完便停住了。

柳氏见她不愿多说,忽然想起什么,轻声道,“若是.....太子呢?”

话音刚落,谢意卿正在整理画卷的手指微微一顿。

虽然她的表情依旧平静,但耳尖却悄悄泛起了红晕。

弦月在一旁看得分明,连忙低下头掩饰笑意。

柳氏将女儿细微的反应尽收眼底,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

她不动声色地接过谢意卿手中的画卷,温声道,“娘亲知道了。”

谢意卿闻言猛地抬头,正对上母亲含笑的眼眸。

柳氏爱怜地抚了抚女儿的发鬓。

天色渐晚了,柳氏没有待多久,便出了宫。

回到谢家后,她第一时间就去找了自家夫君。

谢太傅望着她鬓边微乱的步摇,笑意先漫上眼角,在她扑进怀里之前,先一步长臂一揽,将人圈进带着墨香的怀抱。

虽说临近四十,但男人还如同松柏般挺拔,眉眼间沉淀着岁月打磨的温润。

“怎么了?”

他低头时鬓角碎发垂落,恰好扫过她泛红的耳尖,引得怀里的人儿往更深处缩了缩。

柳氏轻嗔着拽住他袖口,“进屋说,有正事呢。”

一把将他拉入屋中,男人任她带着走,反手扣上雕花木门。

听到“嘎吱”一声,柳氏刚要夸他不愧是久居官场,格外谨慎。

就被滚烫的胸膛抵住后背。

“璃儿,可是想夫君了?”

男人下颌蹭着她发顶,温热呼吸拂过耳垂轻笑道,“璃儿说的正事,可是这般?”

柳氏浑身一颤,猛地转身抵住他。

谢太傅望着她耳尖的红晕和发间歪斜的珍珠钗,喉间未出口的轻笑僵在唇角。

小妻子怎的不愿跟他亲近了......

柳氏见他这副模样,羞红了脸。

自家夫君在外温润如玉,可每次两人相处时,又不知节制......

柳氏正了正神色,“是正事,关于卿儿的。”

“卿儿?”谢太傅摩挲着腰间玉带的动作微滞,眉峰刚蹙起,随即很快反应过来。

恍然道,“皇后娘娘召你入宫,就是为了此事?”

“正是。”柳氏理了理襟口,拉着他坐下,将温热的茶盏推过去,“皇后娘娘想聘卿儿为太子妃。”

茶雾氤氲间,谢太傅手中的茶盏顿在半空。

“卿儿怎么说?”

柳氏望着窗外摇曳的玉兰花影,想起午后女儿红了的耳尖,“我问她时,她未开口,但那反应如同......当年我见夫君那般。”

“夫君,若是成了,倒是桩美事。”

男人喉间溢出轻笑,却在瞥见她眼底的忐忑时敛起神色。

“若真是这般,两人彼此都有情,便可。”骨节分明的手指扣在檀木桌面,发出轻响。

得到想要的答案,柳氏肩头微松,鬓边珍珠钗随着动作轻晃。

她太清楚自家夫君的脾性——朝堂上的遇事格外有原则的太傅,偏生在女儿面前软了心肠。

记得去年卿儿摔破镯子,这人竟偷偷将碎玉镶进镇纸,说是留作“岁岁平安”。

“明日我便递折子请旨。”谢太傅忽然起身,却被柳氏拉住。

柳氏指尖迅速缠住他广袖,“不必,我写封信送入坤宁宫即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