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回忆结束 31(2 / 2)
或许是因为温若寒留下的余威犹在,众人对于蓝启仁的领导都表现出了高度的尊重和支持。就连岐山温氏的大长老,这位在族中地位尊崇的人物,也对蓝启仁的决策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蓝启仁这一代处理事务的日子,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过去了一年多。这一年多来,他日夜操劳,殚精竭虑,只为能将各项事务处理妥当。
然而,如果不是因为曾经在温若寒那里见到过一块相似的玉佩,蓝启仁恐怕绝不会如此费尽心思。那块玉佩的玉质与温若寒的道侣所佩戴的玉佩极为相似,而这两者之间似乎又存在着某种微妙的联系。
更重要的是,这块玉佩与魏长泽的身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魏长泽,那个与蓝启仁关系密切的人,他的身世一直是个谜。而这块玉佩,或许就是解开这个谜团的关键所在。
回想起与温若寒的过往,蓝启仁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温若寒和魏长泽都是他生命中重要的人,而那块玉佩,似乎将他们三人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不仅如此,蓝启仁还曾亲耳听温若寒的道侣讲述过关于那块玉佩的事情。原来,那块玉佩背后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而这个秘密,或许与温若寒曾经的弟弟有关。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岐山温氏内部的混乱与纷争,那个弟弟如今究竟身在何处,却成了一个无人能解的谜团。蓝启仁对此深感忧虑,他不禁为温若寒的弟弟感到担忧,同时也对温氏的内乱感到痛心疾首。
而更令蓝启仁痛心的是,温若寒他的父母也因为弟弟的失踪而终日郁郁寡欢。尽管他们为了温若寒勉强支撑了数年,但最终还是因为当初所受的伤势以及过度的忧思,相继离世了。
这让蓝启仁的内心充满了对温若寒的心疼和无奈,他深深地感受到温若寒内心的痛苦和自责。温若寒一直认为自己没有尽到一个儿子应尽的责任,无法让父母在有生之年看到弟弟平安归来,这种愧疚感如影随形,时刻折磨着他的心灵。
与此同时,温若寒在心中暗暗立下誓言,无论付出多少努力,都一定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找到弟弟。这不仅是为了完成父母的遗愿,更是为了弥补自己内心深处的遗憾和亏欠。
而蓝启仁之所以会如此毫不犹豫地相信时影和谢允写给他的信,原因就在于他回忆起了当初温若寒对他说过的那一番话,以及那个与姑苏有关的约定。这些回忆在他的心头不断盘旋,让他坚信时影和谢允所言并非虚言。
于是,蓝启仁毫不犹豫地放下了手中的所有事务,他决定亲自前往夷陵,去寻找温若寒的弟弟,同时也希望能找到好友魏长泽和藏色散人的下落。他带着蓝涣和蓝湛,一路疾驰,马不停蹄地赶往夷陵,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希望,希望能够在那里找到有关温若寒弟弟的消息,解开这个多年来的谜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