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十月再见(2 / 2)
宋晓梅说着,略微皱眉,“每次出席重要活动,都要换一套首饰。我们如此败家,挣的钱都快用来买装备了。”
但她转念一想,肩膀忍不住耷拉,“但不买又不行。”
“时刻保持矜贵体面,才压得住外头那些看碟下菜的人。”
“下个月去开业庆典,区发改委也会去。上头的人去了,其他无论是被邀请,还是不被邀请的人,肯定挤破头都想去。”
“这几天,只怕想弄到邀请函的人不会少。”
宋晓梅自说自话,自我安慰,“行吧,我们且买着那套。以后多挣些就是。”
梁书韵点头莞尔,“战袍嘛,总必须要有的。有套好的战袍,方便打好仗。”
她们要去的开业庆典仪式,并不是寻常的剪彩庆贺活动,而是一个景区以公司团建名义举办的一场聚会庆祝。
景区主人身份敏感,并不想大张旗鼓地举办开业庆典。他更不想景区的翻新开业被更多人知道。所以,他原不想做开业庆典。
可做生意的人,如果开张之日不红火热闹一番,又显得不吉利,怕对后续发展有风水影响。
做生意的人,最忌讳风水问题。
所以,原不想举办开业庆典的景区老板,选了个折中的办法,要热闹一番,但又不能过于盛大热闹。
他以公司团建的名义,举办这次庆典,并邀请一些圈内认识的政要和企业家作为嘉宾,参加此次活动。
至于景区主人为何不想让更多人知道景区翻新开业,原因是不想让人知道景区主人是他。
他身份敏感,不便对人说。
但某些重要人物,仍要给他面子。
景区位于沪市东南城郊,是已经存在的老景区。此次有动静,是要翻新的。
不少诗词都描述过它,即便景区主人不做宣传,景区也不会缺乏群众。因为一千年的诗人,就是景区最得力的宣传大使。
这次翻新,景区主人要在里头做观光业,同时成立寺庙,吸引文曲星祈福。
只要去拜了寺庙的人考试出众,凭学历背景改变阶层与命运,他相信来祈福的人会源源不断。
他选了一个操盘过此类项目的操盘团队,为他全程操盘。
他只等把项目做起,再将各分部项目找人接盘即可。
只要有人接盘,他就可以静等收益。
景区主人拿了大项目,却格局不高,只注重私利。区发改委把景区交到这主人手上,如同苍蝇在喉,难以下咽,却又无法吐出。
但景区主人是通过“正规”投标拿下项目的,区发改委只能认了。
而且区发改委还得参与项目的审核、推进、统筹协助等工作。
所以,即便如鲠在喉,他们也得去参与景区项目的进程活动——开业庆典。
梁书韵和宋晓梅浸淫沪市商圈的这几年,人脉积攒了起来。
凡是对沪市东区发展有影响力的人,无不和她们建立联系。
这种联系,不仅是认识,在生活上有交集的联系,还是社会资源互换的联系。
别人想破脑袋也难办成的事,在梁书韵和宋晓梅这里或许轻易就办成。
她们做的是圈层生意,且她们圈子够广。她们在掌控信息方面,比其他人更早,更准确。
利用圈层和圈子做信息差,是她们的手段之一。
圈里人知道,遇到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往梁书韵和宋晓梅所在的恒隆酒庄走一圈,或许就能茅塞顿开。
倘若有人得罪恒隆酒庄,那么随之而来会有不少麻烦。
这样的麻烦,可能是生意被抢,可能是融资受阻,可能是升迁被压。
她们不会动得罪她们的人。但得罪她们的人,会莫名其妙在各处受阻。他们曾经不为人知的一些消息,会悄然放在他们前面,对他们进行敲打。
反正,大家知道要对恒隆酒庄留几分薄面。大家和气生财,一起往上发展。
而且梁书韵和宋晓梅近几年纳税多,跟政府要来不少就业名额,她们如今堪称企业家。
开业庆典邀请她们参加,她们匹配得上。
而且,她们正是庆典上其他政要名流所需要的人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