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6章 徽宗鹤舞,高宗鹦啼(1 / 2)

加入书签

政和七年冬,汴梁皇宫的延福宫飘着雪,宋徽宗赵佶披着件雪貂斗篷,站在观鹤台的栏杆边,手里攥着粒玉屑般的粟米。远处的天空掠过一道白影,他立刻直起身,笑着喊:“来了!”

二十只丹顶鹤排着队,从云层里钻出来,翅膀扫过积雪,洒下细碎的雪粒。它们盘旋着落在观鹤台的空地上,围着赵佶啄食粟米,红色的头顶在白雪映衬下,像团燃烧的小火苗。赵佶蹲下身,轻轻抚摸一只鹤的翅膀,羽毛柔软得像上好的丝绸。

“陛下,该回宫画画了。”内侍童贯捧着画具过来,宣纸上已经铺好了墨。赵佶点点头,却没挪步,直到最后一粒粟米被鹤啄完,才跟着童贯往画室走。画室里暖烘烘的,炭盆里的银霜炭烧得正旺,赵佶提笔蘸墨,在宣纸上寥寥几笔,就勾勒出鹤的轮廓,再添上几笔云纹,群鹤盘旋宫殿的模样,瞬间活了过来——这便是后来闻名天下的《瑞鹤图》。

为了养鹤,赵佶特意在延福宫辟了片鹤苑,雇了十几个专门的养鹤人,每天用粟米、小鱼精心喂养。有只鹤腿受了伤,赵佶亲自给它上药,还让太医院的太医来诊治,每天都要去看好几遍,直到鹤能重新飞起来,才松了口气。

可宫里的大臣们却不乐意。有天早朝,宰相蔡京递上奏折,说养鹤花费太大,每年要耗掉上万两银子,不如把这些银子用在边防上。赵佶却把奏折放在一边,笑着说:“蔡相公,你看朕画的《瑞鹤图》,这是祥瑞之兆,比边防还重要呢!”蔡京没敢再劝,只能摇摇头退了下去。

宣和七年,金兵攻破汴梁,赵佶和儿子宋钦宗赵桓被掳走,延福宫的鹤苑也遭了殃。金兵见鹤好看,就抓来杀了吃肉,剩下的鹤吓得四处飞散,有的落在了皇宫的屋顶上,对着被烧的宫殿哀鸣,声音凄惨得很。

而此时的赵构,正在济州避祸。他听说父兄被掳走,心里又怕又急,每天躲在帐篷里,连饭都吃不下。有天,他的侍卫从外面抓了只绿毛鹦鹉,鹦鹉见了赵构,竟开口喊:“陛下万岁!”赵构愣了愣,心里忽然好受了些,就让人把鹦鹉养在身边,每天喂它瓜子和水果。

后来赵构在应天府登基,是为宋高宗,把都城迁到了临安。他特意在皇宫里建了个鹦鹉阁,里面养了十几只鹦鹉,其中最受宠的,就是那只在济州遇到的绿毛鹦鹉。赵构没事就去鹦鹉阁,教鹦鹉说话,从“陛下万岁”到“国泰民安”,鹦鹉学得很快,没几天就能说个不停。

有次,大臣张浚来奏报边防的事,刚走进殿门,就听见鹦鹉喊:“张大人,边防要紧!”张浚愣了愣,抬头看见鹦鹉站在赵构的肩膀上,正歪着头看他,忍不住笑了起来。赵构也笑了,说:“这鹦鹉通人性,比有些大臣还明白事理呢!”

为了训练鹦鹉模仿大臣奏对,赵构特意让侍卫把大臣们常说的话记下来,每天教鹦鹉念。有天,户部尚书来奏报粮草的事,刚说“臣启陛下,今年江南收成……”鹦鹉就接了句“粮草充足,百姓安乐”,跟户部尚书想说的话一模一样,逗得满殿大臣都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