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章 倭盗再犯 登州示警(1 / 2)

加入书签

登州港的晨雾还没散透,码头上已挤满了人。渔户们扛着渔网往船上搬,商人们清点着即将装船的丝绸瓷器,脚夫们的号子声混着海浪拍岸的“哗哗”声,在雾里荡出老远。谁也没留意,东南方的海平线上,三十艘狭长的倭船正借着雾色,像群蛰伏的鲨鱼,悄无声息地逼近。

苏我入鹿的密令三天前就传到了博多湾。那个被他安插在琉球中山部落的眼线,借着给奄美岛送粮的机会,带回了个让他暴跳如雷的消息——山北的阿麻和利竟和大唐暗通款曲,还收下了铜镜铁犁这样的“诱饵”。

“一群不知死活的岛夷!”苏我入鹿当时就把手里的倭刀劈在案上,刀身震得嗡嗡作响,“敢跟大唐勾结?我就让他们看看,谁才是海东的主人!”

他当即点了三十艘快船,选了最凶悍的三千浪人,下令:“去登州,烧了他们的船,抢光他们的货!动静越大越好,要让大唐知道,跟我苏我家作对,就是这个下场!”

此刻,倭船已冲过防波堤。为首的浪人头目举着长刀,嘶吼着率先跳上码头,脚下的木屐“啪嗒”踩在湿滑的青石板上,溅起混着血味的水花。正在搬货的脚夫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刀劈倒在地,鲜血瞬间染红了码头。

“倭人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码头上顿时炸开了锅。商人们慌得往仓库里钻,渔户们扔下渔网就往岸上跑,混乱中,有人被挤掉了海里,呼救声很快被浪人的狂笑和刀劈声淹没。

登州守将王君廓正在城楼上巡查,听见码头的骚乱声,抓起望远镜一看,脸“唰”地白了。三十艘倭船密密麻麻泊在港内,浪人们像蚂蚁似的涌上码头,手里的刀光在雾里闪得刺眼,已有五艘大唐商船被点燃,黑烟冲破晨雾,卷着火星往天上窜。

“快!吹号调兵!”王君廓一脚踹翻身边的案几,腰间的佩刀“呛啷”出鞘,“告诉水师,把船开出来,给我撞沉那些倭船!”

号角声急促地响起,在登州城上空回荡。守城的士兵们扛着长矛往码头冲,可刚跑到半路,就被迎面杀来的浪人截住。这些浪人光着膀子,脸上涂着红白相间的油彩,疯了似的挥刀乱砍,唐军的队列瞬间被冲散。

水师的反应更慢。停泊在港内的几艘战船还是贞观年间造的,船板早就朽了,士兵们平时疏于操练,此刻慌得连帆都升不起来。好不容易有两艘船摇摇晃晃地驶出去,刚靠近倭船,就被对方的火箭射中帆布,火借风势,很快就烧得噼啪作响,士兵们纷纷跳水逃生。

王君廓站在城楼上,看着自己的士兵像割麦子似的被砍倒,看着商船在火里挣扎,指甲深深掐进城墙的砖缝里。他知道登州水师弱,却没想到弱到这个地步——战船老旧、士兵怯战,连像样的弓箭都没几副,跟人家手里的长刀比起来,简直是拿鸡蛋碰石头。

“将军!不行啊!撤吧!”亲兵在旁边哭喊,浪人已经杀到城下了。

王君廓咬着牙,从箭壶里抽出一支箭,搭上弓,用尽全身力气射向一个正砍杀百姓的浪人。箭头穿透那浪人的肩胛骨,他惨叫着倒下,可更多的浪人涌了上来。

“撤……”王君廓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守住城门,别让他们进城!”

这场突袭持续了一个时辰。当天色大亮,浪人们扛着抢来的丝绸瓷器,带着掳走的民女,嘻嘻哈哈地退回船上时,登州港已变成一片火海。五艘商船烧得只剩骨架,码头的仓库塌了一半,地上躺着百多具尸体,有士兵,有百姓,还有被砍断的船桅、散落的货物,混着血水往海里淌。

消息传到长安时,李承乾正在查看薛仁贵送来的水师整备计划书。听到“登州遭袭,倭船三十艘,焚船五艘,死伤百余人”,他手里的朱笔“啪”地掉在地上,墨汁在奏章上晕开,像朵炸开的血花。

“苏我入鹿……”李承乾的声音冷得像冰,“他这是在向大唐宣战!”

裴炎刚从琉球回来,身上还带着海腥味,闻言急道:“陛下,登州水师的情况,臣早有耳闻,战船多是陈年旧物,士兵大半是旱鸭子,根本经不起这样的冲击。必须立刻整顿!”

“薛仁贵呢?”李承乾问。

“薛尚书已经带着亲兵,星夜赶往登州了。”内侍连忙回话。

登州的残烟还没散尽,薛仁贵就骑着快马冲进了城。他没去府衙,直接奔了码头,踩着还发烫的木炭,看着那几艘烧得焦黑的商船,看着码头上未干的血迹,花白的胡子气得直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