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63章 秋冬异事雾长安(2 / 2)

加入书签

宫里的内侍们早早地便前来禀报:

“启禀圣人,外面的雾气实在是太大了,大臣们上朝乘坐的马车都因为视线受阻而行驶缓慢,恐怕会比往常更晚到达朝堂。”

李治听闻后,心中略有担忧,他迈步走到殿门口,向外张望。

只见那浓雾如同白色的帷幕一般,将整个宫殿都包裹其中,放眼望去,尽是白茫茫的一片,什么都看不清楚。

李治转身对身旁的人吩咐:

“速去传旨,让鸿胪寺派遣使者前去通知百官,今日不必匆忙上朝,可以稍作等待,待浓雾散去之后再前来。同时,嘱咐他们在路上务必小心,切莫发生意外。”

没过多久,户部尚书便风风火火地赶来了,他的身上还沾着些许雾气:

“圣人,城外的粮道由于雾气太大,运粮的车队根本无法前行,恐怕得延误两天才能抵达长安啊!您看是否需要派遣一些人前往沿途的驿站,让驿卒们协助引导车队,以免粮食受潮受损呢?”

李治听闻此言,眉头微皱,略作思索后点头:

“就照你说的去办吧,记得让驿卒们多准备一些灯笼,毕竟雾天里视线模糊不清,可别让车队走错了路。

还有,要及时告知百姓们不要惊慌,等雾散去,粮食自然就会运到了,切不可让市面上流传出抢粮的谣言。”

户部尚书领命后,匆匆离去。然而,他前脚刚走,郝处俊后脚便紧跟着走了进来,手中还握着一份边防的奏报。他快步走到李治面前,呈上奏报并禀报:

“圣人,黑齿常之传来消息,边境那边同样也起了浓雾,但目前吐蕃方面并未有任何异常举动,守军们都坚守在堡垒之中严密监视着,暂时没有出现什么差错。”

李治听罢,心中稍安,长舒了一口气:

“如此甚好,没有动静就好。不过,还是要叮嘱黑齿常之继续盯紧些,这雾天里视线不佳,万不可让人趁虚而入啊!”

郝处俊赶忙回应:

“微臣遵命,这就去传达陛下的旨意。另外,还有一事需要禀报陛下,徐州那边传来消息,密王的丧事已经圆满结束,其家眷计划于下月迁回长安。他们询问陛下是否需要为他们安排住处。”

李治略作思考:

“嗯,这样吧,就在城东的王府区给他们预留一处院子,让工部先去修缮一下,确保他们回来后有舒适的居所,不至于无处可住。”

郝处俊迅速将李治的指示记录下来:

“圣人,近日雾气浓重,百姓们出行多有不便。微臣斗胆建议,是否可以派遣京兆府的一些人员在主要路口进行指引,同时提醒商户们切勿趁机抬高物价,以免给百姓们带来更多困扰。”

李治闻言,露出一丝微笑,对郝处俊的细心考虑表示赞赏:

“你想得很周全啊,就照你说的去办吧。绝不能让这小小的雾气给百姓们增添麻烦。”

到了中午时分,雾气终于开始慢慢散去,能见度逐渐提高。

随着雾气的消散,百官们开始陆续进宫。

他们或乘坐轿子,或骑着马匹,穿过宫门,进入朝堂。

李治坐在龙椅上,看着官员们一个个走进大殿,心中稍感宽慰。他知道,这些官员们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们的到来意味着政务可以得到妥善处理。

待百官们到齐后,李治便开始处理积压的政务。

他仔细阅读着各种奏章,与大臣们商议对策,忙碌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傍晚时分悄然来临。郝处俊前来汇报:

“圣人,粮道的车队已经抵达城外,一切都很顺利。百姓们也没有什么异常的传言,京兆府的人在路口负责指引,没有出现任何意外情况。”

李治听后,点了点头:

“如此甚好。无论是丧仪、星象还是这雾天,只要我们将百姓和正事放在首位,就不会出现大的差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