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二百零三章 世事沧桑作弄人(1 / 2)

加入书签

陈帝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拿起下一份奏折观看,忽然那阴沉的脸色竟如冰雪遇阳般渐渐化开,唇角不自觉地上扬,最终化为一声由衷的赞叹:“好,好!轻舟做得极好!”

他指尖轻点奏折,语气中透出难得的欣悦,连声道:“淮河决堤千里,灾情汹汹,他不仅迅速赈济灾民、修筑河堤,竟连今秋的粮种都已分发到位,未误半分农时,朕……朕心甚慰,甚慰……”

半晌,他抬起眼,目光落在一旁静候的赵德禄身上,语气恢复了帝王的威严:“德禄啊,此时进宫,有何要事?”

赵德禄早已离座恭敬地跪在御榻之前,双手高高举起一个暗青色的锦盒,声音激动微微发颤,高呼道:“陛下,天佑大陈啊,毕云飞已凯旋归来,并成功带回了锻造术!”

陈帝眼中精光一闪,接过锦盒,取出里面古朴的册子,迅速展开浏览。

片刻后,朗笑声打破了大殿的沉寂:“好,好,果然是天佑大陈!此子确是难得之才!”

陈帝龙心大悦,伸手从御案抽屉中拿出一物,那是一枚暗红色的令牌,材质非金非木,上刻龙腾祥云图案,隐有流光闪烁。

他将令牌扔给赵德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吩咐道:“将此令牌赐给他,自今日起,他有要事,可凭此令牌直入禁宫,面见于朕。”

随后略一停顿,目光深邃,补充道,“另,告诉他,崔家若有任何异动,须即刻来报,他是个聪明人,自然明白该怎么做!”

赵德禄双手接过那枚沉重的令牌,心中骇浪滔天。

这“龙兴令”非同小可,非心腹重臣不可得,陛下竟将此物赐予一个无根无基的毕云飞?

他暗自凛然,日后对待此人的态度,须得彻底改变了……

…………

千里之外,江宁府。

顾轻舟在江宁操劳数月,终于将淮河赈灾、修筑堤坝、分发粮种等一应繁琐事务处理完毕,得以返京复命。

起程前,他忽然想起昔日知行院的好友诸葛瓜瓜正在附近的当涂县为官,便决定顺道去探望一番。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当涂县城,一家临街的小馆子,幌子旧得发白,店内油腻的桌凳、壁上熏黄的旧画,氤氲着市井烟火之气。

顾轻舟一路风尘仆仆,这才踏入店内便见一个穿着半旧官袍、头顶巾帽歪斜的人从里间快步迎出,不是诸葛瓜瓜又是谁?

“轻舟兄,果真是你!”

诸葛瓜瓜笑得俩眼眯成缝,只可惜他那双标志性的斗鸡眼此刻显得更加忙碌,左眼瞄着顾轻舟的脸,右眼却仿佛瞥向门口的灯笼,瞧得顾轻舟忍俊不禁。

他赶忙上前拉住顾轻舟的衣袖,热情得几乎要把人拽个趔趄。

寒暄过后,二人择一僻静角落落座,诸葛瓜瓜也不客气,直接吆喝店家道:“老样子,一碟茴香豆、一盘炒素三丝,再加两碗黄酒!”

他转回头,那双不听话的眼睛努力聚焦在顾轻舟脸上,嘿嘿笑道:“咱这儿不比京城,没什么山珍海味,你可别嫌弃。”

顾轻舟微微一笑,他今日穿着一袭天青色杭绸直裰,虽经旅途却依旧整洁挺括,腰间系一枚莹润白玉,举止间是从容不迫的清贵气度。

虽与这陋室粗桌格格不入,但他却并无不适之色,只是温和道:“瓜瓜说哪里话,吃得饱便是福气。”

酒过三巡,诸葛瓜瓜话渐稠密,从当年知行院的趣事说到如今官场沉浮,那双斗鸡眼因情绪激动而更显滑稽,言辞却愈发尖锐。

“轻舟,你可知朝廷前些时日又下旨征发十万民夫,续掘大运河?”

他一手拍桌,震得豆子跳起,厉声道:“说是漕运利国,可运河两岸多少百姓流离失所,试水那日河道崩决,淹了多少良田,可那些官吏......嗐!”

说到激动处他咬牙切齿,双眼几乎要挤到鼻梁中间:“贪墨横行,克扣工粮!陛下好大喜功,一味求快.…...苦的都是黎民百姓啊!”

他越说越愤慨,声音不免扬高,怒声道:“还有朝中那些见风使舵的小人,专盯着咱们知行院出来的人打压迫害,如我等办实事说真话的,倒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说到激愤处,他抓起酒杯狠狠一摔,瓷片四溅,那双斗鸡眼瞪得滚圆,怒吼道:“惹急了,老子豁出这顶乌纱帽,进京敲登闻鼓告御状去!”

顾轻舟默默听着,面容温雅神色未改,只是眼底掠过一丝复杂波澜,这一年来他赈灾救民,见识了太多官官相卫中饱私囊的腌臜事。

他执壶为诸葛瓜瓜重新斟满一杯酒,声音平稳如水,说道:“瓜瓜,你的心我明白……庙堂之高,非你我所能左右,陛下有其乾坤韬略,为人臣者当恪尽职守,于所能及处护一方百姓周全。”

他稍顿了一下,目光扫过诸葛瓜瓜洗得发白的官袍袖口,和桌上那两盘寒碜菜肴,语气转深道:“直言敢谏虽好,也须慎防祸从口出,你若真折了,当涂百姓又该依靠谁去?”

诸葛瓜瓜闻言,满腔愤懑似被戳破的气囊,瘪了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