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稷下三千卷(2 / 2)
柳儿拉住李明躲进观星台的阴影里。他们看见一位白衣学子被押出藏书楼,怀中素绢散落一地。那学子忽然抬头望了一眼星空,竟露出解脱般的微笑。
“是张师弟……”李明定睛一看,认出了那个总是在课堂上提出刁钻问题、让先生们都感到头疼的少年。
柳儿似乎也注意到了他,突然紧紧地攥住了李明的手,轻声说道:“你还记得祭酒说过的话吗?有些火种,越是打压,就越会像星火燎原一样,熊熊燃烧起来。”
李明心头一紧,他当然记得祭酒说过的这句话。难道说,这些人就是那些被打压的“火种”吗?
两人对视一眼,心领神会,决定悄悄地跟上去,看看这些人究竟在搞什么名堂。
他们小心翼翼地绕过藏书楼,来到了后面的秘道。这是一条战国时期遗留下来的暗道,入口隐藏在假山之下,十分隐蔽。
李明轻轻推开石门,一股尘封已久的空气扑面而来,其中夹杂着墨香和霉味,让人有些不适。
走进暗道,他们惊讶地发现,墙壁上竟然刻满了新的图案。这些图案风格独特,与传统的绘画截然不同。
仔细一看,这些图案都是在原有的古典图案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颠覆。比如,鲲鹏破海图旁边竟然有人添加了火箭射天的图案,尧舜禅让图旁边则画着百姓推举贤者的场景。
每一幅图案都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暗道的尽头,传来一阵低语声。李明和柳儿放轻脚步,悄悄靠近,只见十数个学子正围坐在一颗夜明珠下,中间摊开着一卷古籍,正是那本被视为禁书的《非儒篇》。
“儒学教导我们要尊卑有序,”一个声音激动地说道,“但是墨子却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话音未落,另一个人立刻接口道:“那是因为他深知,权威最终会成为束缚人们的枷锁!”
众人看见李明和柳儿,先是一惊,随即会意地让出位置。他们脸上没有恐惧,只有某种灼人的光亮。
柳儿展开那卷《逍遥游注疏》,轻声诵读:“‘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原来真正的自由,是先挣脱自己心中的权威。”
子时更响,众人匆匆散去前,一个少年忽然问道:“明日考核,该如何作答?”
李明拿起一枚炭块,在石壁上画下阴阳相济的太极图:“以传统之形,载新思之实。”
当他们重返地面时,星河已悄然转向。柳儿忽然笑道:“知道吗?最珍贵的不是那些禁书,而是——”
“而是我们正在活出来的新道。”李明语气坚定地接上她的话,仿佛这句话是他深思熟虑后的结论。
就在东方天空渐渐泛起鱼肚白的时候,第一缕曙光如同一把利剑,刺破了厚重的云层,将光明洒向大地。就在这一瞬间,他们惊讶地发现张师弟竟然独自坐在学院最高的飞檐上,正对着日出的方向铺开了一幅洁白的素绢。
张师弟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有些单薄,但他的动作却异常专注。只见他手持墨笔,在素绢上尽情挥洒,每一笔都充满了力量和自信。随着墨汁在素绢上晕染开来,一个离经叛道者的形象逐渐浮现,他似乎正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经典。
晨光透过窗户,如轻纱般洒落在李明微微颤动的眼睑上。他缓缓睁开眼睛,适应了一下光线,然后将目光投向书案上的青灯。青灯的火焰已经熄灭,但灯座上仍残留着些许余温,仿佛在诉说着昨夜的故事。
书案上,那本昨晚被李明翻开的《庄子》依然静静地躺在那里,书页停留在“吾丧我”那一页。墨香与晨露的气息交织在一起,如同一股清泉,沁人心脾。李明有些恍惚地伸出手,想要触摸那本古籍,然而指尖却只触碰到了冰凉的竹简,那股寒意瞬间传遍全身。
镜湖的涟漪、柳儿衣袂的触感、禁室尘埃的气息……所有的一切都在这道晨光中渐渐消散,如同清晨的薄雾一般,转瞬即逝。然而,唯有心间那道裂痕,却真实地存在着,隐隐作痛。仿佛有无数的星光从裂缝中渗漏进来,刺痛着他的灵魂。
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书桌上,他缓缓睁开眼睛,伸了个懒腰,然后披上衣服,轻轻地推开房门。
门外,学院的走廊下,已经有一些学子早早地起来,捧着书卷,轻声诵读着。他们的声音在清晨的宁静中显得格外清脆。
他的目光落在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上,那是张师弟,他总是喜欢提出各种问题,常常让老师和同学们感到头疼。此刻,张师弟正站在祭酒面前,低着头,似乎正在接受祭酒的训诫。
他走近一些,听到祭酒严厉的声音:“你在策论中写‘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何必拘泥古法’,这是何等的狂妄!”
张师弟的声音有些颤抖:“可是,弟子只是觉得,不能一味地遵循古法,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住口!”祭酒打断了他的话,“你这是对先贤的不敬,对经典的亵渎!”
他看着张师弟,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同情。他知道张师弟是个有想法的人,只是有时候过于直率,不懂得委婉表达。
“痴梦未醒?”突然,一个温柔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他回头一看,原来是柳儿,她正手持扫帚,清扫着石阶上的落叶。她的发丝间沾着晶莹的晨露,宛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昨夜见你伏案而眠,竟在笑。”柳儿微笑着说,“是做了什么美梦吗?”
他笑了笑,俯身拾起一片金黄的银杏叶,仔细观察着它的叶脉。那叶脉如同知识的路网一般,纵横交错,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奥秘。
“可知庄子梦蝶,醒后问蝶梦庄周?”他轻声说道。
柳儿微微一怔,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
就在这时,一阵悠扬的钟声传来,晨雾在钟声中渐渐散去。他们转身,一同走向讲堂。
当他们走进讲堂时,听到博士正在训话:“……尔等须恪守圣贤之道,不可妄自揣度,更不可违背经典……”
博士的声音在讲堂中回荡,学子们都静静地聆听着。
突然,柳儿脚下发出“咔嚓”一声,她不小心踩碎了一片枯叶。那声响在寂静的讲堂中显得格外突兀,惊起了檐下的麻雀,它们扑棱棱地飞起,翅膀的振动声仿佛割裂了满院的教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