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3章 模模糊糊(1 / 2)

加入书签

梦境像沉入粘稠的蜜糖,沉重而温暖。李明感觉自己被包裹在一片混沌里,整个世界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无法掀开的眼帘。他拼命想“睁”开眼睛,却觉得那眼皮重若千钧,不属于他的脸,而是属于整个梦境本身。

每一次奋力向上抬起那无形的眼帘,世界就清晰一分。当抬到一半时,浑浊瞬间退去,眼前竟展开一片难以言喻的清明景象——飞檐斗拱,古木参天,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洒下斑驳的金光,甚至连空气中漂浮的细微尘埃都清晰可见,那是一种超越现实的“高清8K”质感。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古老的学宫广场,远处似乎还有一个熟悉的、穿着淡青色衣裙的窈窕背影。

可就在这时,排山倒海的困意袭来,那好不容易抬起一半的“眼皮”轰然闭合。霎时间,高清的世界如同被水浸过的画卷,所有色彩和线条都模糊、融化开来,重新归于一片朦胧的昏暗。耳边只剩下自己因努力而沉重的呼吸声,以及那几乎要将灵魂都拖入沉睡的疲惫。

“不行……不能睡……”

李明在黏着的梦境中对自己嘶吼。他再次凝聚起全部的意志,对抗着那无所不在的“困”意。眼帘又一次被艰难地顶起,梦境再次被分割——一半是令人心醉的清晰学宫景象,另一半仍是浑浊不堪的虚无。那学宫的景象中,似乎传来若有若无的编钟清鸣和朗朗书声。

徒劳地反复几次后,一种巨大的焦急和明悟击中了他。他不再试图去“抬”那眼皮,而是在这片混沌的中央,用尽全部心力呐喊:

“李明——要醒来——!”

这声呐喊不像出自喉咙,更像是灵魂的震颤,瞬间响彻了整个梦境维度。紧接着,奇妙的转变发生了。他感觉自己的“视角”开始疯狂地旋转、抽离,他不再是一个试图睁眼的人,而是变成了一个游离的意识点。

在这个视角下,他“看”清了——整个无边无际的梦境,原来是一张巨大无比、正在沉睡的脸庞。那眉眼,那轮廓,正是他自己!他,李明,只是一个微小的意识点,正漂浮在“沉睡的李明”那如同山脉般宏伟的脸庞上空。原来困住他的,是他自身的沉眠。

这个认知带来的震撼无以复加。也就在这一刻,那个“醒过来”的念头与梦境产生了某种奇妙的共鸣与互通。

一种轻盈的、突破某种薄膜的感觉传来。

下一刻,他猛地睁开了真实的双眼。

卧室的天花板映入眼帘,窗外是微熹的晨光。他发现自己的一只手正举在半空,姿势竟和梦中努力“抬眼皮”时有几分相似。他下意识地用另一只手捏了捏自己的鼻翼,进行了一次现实的检验——呼吸顺畅无阻,这是一个真实、高清、稳定的世界。

梦醒时看到的那个宏伟的沉睡自我,以及梦境与清醒之间那道仿佛可以被意识穿透的界限,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莫名的震撼。他朦朦胧胧地意识到,这个梦绝非寻常,它似乎藏着某种至关重要的启示,关于自我,关于真实,或许……还关于别的什么。

就在这时,枕边的手机屏幕忽然亮起,是柳儿发来的信息。信息很短,却让李明的心脏猛地一跳:

“明,我昨晚做了一个好奇怪的梦……梦到一个很像古代稷下学宫的地方,但一切都模模糊糊的,好像……好像隔着一层睁不开的眼皮。你呢?”

李明盯着屏幕,久久没有回复。梦境的震撼感再次席卷而来。原来,那浑浊与高清交织的,不只是他一个人的梦境?那个在清晰瞬间惊鸿一瞥的淡青色背影……难道就是柳儿?

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在他心中疯狂滋生:他和柳儿,或许在梦中,以某种难以理解的方式,共同触碰了一个被遗忘的“世界”。而醒来,或许才是真正探索的开始。他深吸一口气,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敲击:

“柳儿,我也梦到了。我想,那可能不只是一个梦。”

李明的指尖在屏幕上停顿了一下,那句“我想,那可能不只是一个梦”终究没有发出去。这太离奇了,像科幻小说的开场白。他删掉了文字,重新输入:“是很奇怪,我也梦到了一些古建筑的影子,但很模糊。见面聊?”

柳儿的回复快得惊人,带着一种急切的共鸣:“好!一小时后,老地方咖啡馆见!”

放下手机,李明走到窗前。清晨的城市正在苏醒,但那种“高清8K”的质感却消失了,现实世界带着它固有的、轻微的噪点。梦中那种穿透隔膜的感觉,那个宏伟的沉睡自我,以及最后惊鸿一瞥的淡青色背影,都像烙印一样刻在他的意识里。尤其是“稷下学宫”这四个字从柳儿口中说出,让巧合变成了令人心悸的必然。

一小时后,咖啡馆靠窗的座位。柳儿已经到了,她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与梦中那个淡青色的古装身影相去甚远,但李明走近时,却莫名感到一阵时空交错般的恍惚。

柳儿抬起头,眼神里有着和李明相似的困惑与激动。“你来了!”她压低声音,仿佛怕惊扰了什么,“快说说,你梦到了什么?是不是……感觉整个人都被困住了,想睁眼却睁不开?”

李明在她对面坐下,仔细描述起那个“眼皮即世界”的诡异梦境,如何努力挣扎获得片刻清明,又如何看到那片古老的学宫景象,最后如何意识到整个梦境竟是沉睡的自身。

柳儿听着,眼睛越睁越大,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咖啡杯的杯耳。“天哪……”她喃喃道,“‘眼皮’……对,就是那种感觉!好像被什么东西温柔地禁锢着。我也一样,在梦里拼命想看清,偶尔会清晰一下,我好像……站在一个很大的广场上,听到很多人在辩论的声音,但听不清内容。最清晰的一次,”她顿了顿,抬眼认真地看着李明,“我好像看到一个穿着现代衣服、背影很像你的男人,站在广场另一边,显得特别突兀,但我一想仔细看,一切就又模糊了。”

两人面面相觑,一股寒意夹杂着兴奋沿着脊柱爬升。梦境细节的吻合度,已经超出了可以用巧合解释的范畴。

“稷下学宫……”李明沉吟着,“为什么是那里?那只是历史书上的一个名字。”

“我不知道。”柳儿摇摇头,“但我醒来后,心里就萦绕着这个名字,忍不住去查了资料。你看这个。”她将手机推过来,屏幕上是一张仿古画作,描绘的是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的景象。画风古朴,但李明的心跳却漏了一拍——画中学宫广场的布局、远处建筑的轮廓,竟与他梦中那短暂清晰时看到的景象有七八分相似!

“还有更奇怪的。”柳儿的声音更低了,带着一丝神秘,“我查资料时,看到一段关于稷下学宫的冷僻记载,说学宫不仅是辩论学术的地方,其建筑布局暗合星辰,蕴含‘启智明心’之妙,甚至传言……有先贤能在梦中神游学宫,与古今思想共鸣。”

梦中神游!

这个词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李明心中的某个锁扣。那个“抬眼皮”的动作,那个从模糊到高清的转变,那个从梦中沉睡巨脸到现实醒来的贯通感……这一切,难道真的是一种另类的“神游”?

“你的意思是,”李明感到喉咙有些发干,“我们俩,昨晚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以一种类似意识投射的方式,‘去’了某个意义上的稷下学宫?但因为某种原因,我们像信号不良一样,无法完全‘连接’上去,所以感觉像蒙着一层眼皮,困顿不堪?”

“这听起来很疯狂,对吗?”柳儿苦笑一下,但眼神却亮得惊人,“但这是唯一能解释我们梦境高度重合的理由。而且,为什么是我们?我们和稷下学宫有什么关联?”

疑问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他们沉浸在各种猜测和搜索中,试图从历史碎片、个人经历甚至玄学传说中找到线索,却一无所获。

傍晚时分,两人带着满腹疑团各自回家。夜晚如期而至,李明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期待和隐隐的不安躺下。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回去”,或者说,是否能更清晰地“到达”那个地方。

睡眠如期而至。

起初,是寻常的、纷乱的梦境碎片。但渐渐地,那种熟悉的“困顿感”再次包裹上来,整个世界仿佛又被无形的眼帘遮盖。有了前夜的经验,李明这次没有惊慌,他集中意识,不再试图用“蛮力”去抬那眼皮,而是像调整呼吸频率一样,尝试让自己的“意念”变得轻盈、专注。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沉重的“眼皮”似乎变得……柔韧了一些。阻碍依然存在,但不再坚不可摧。他“感觉”到自己似乎在穿过一层粘稠而温暖的黑暗,耳边响起微弱的、仿佛来自远古的嗡鸣声。

然后,阻力陡然消失。

他“站”在了那里。

不再是隔着一层膜窥视,而是真切地置身于其中。正是梦中见过的那个广场,比任何高清画面都要真实。巨大的青石板铺就的地面,远处巍峨的宫殿式建筑,廊柱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天空是一种澄澈的湛蓝,阳光温暖地洒在身上。空气中弥漫着青草、檀木和旧书卷混合的奇特香气。

更让他心跳加速的是,他看到了柳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