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77章 地缘政治,人为建立缓冲区(2 / 2)

加入书签

“有理不在声高,更不在谁站着、谁坐着。”

“我是生意人,知道军人不谈生意,但既然派你来,显然是让你跟我聊的。”

“不管是劝我放弃,还是跟我谈合作,核心不都是坐下来把话聊清楚吗?”

张壮眼角微微抽动——他真想对着林祖辉那张帅脸,左右开弓来两下狠的。

虽说他职级不算顶尖,但之前是集团军作战参谋,现在更是在总参任职。

任谁和他谈工作时,也不敢跟他说半句俏皮话

可想到上级的命令,他最终还是压下火气,依言坐了下来。

“林先生,我们希望你直接放弃计划。”

张壮语气依旧生硬,“滇省此时是战区,国家战略也是不再对外输出革命。”

“总参评估过,你的翡翠矿场计划毫无意义。”

林祖辉半点没动摇——让军人教生意人做事,简直可笑。

打仗他不懂,但基本的地缘逻辑他门儿清:

外蒙为什么独立?不就是当年为了给苏联建缓冲区?

现在他要人为建个缓冲区,还能扩大影响力,只要军队弄明白核心,没理由拒绝。

“张参谋,我不认同你的想法。”

林祖辉吐了口烟雾,语气平稳,“不如先听听我能给你们带来什么好处,你再评估利弊,怎么样?”

见对方没打断,林祖辉干脆娓娓道来。

从翡翠的稀缺性,说到缅甸北部的混乱局面,再重点强调人为建立 “隔离区” 的好处。

他的核心目标,是划一块贸易区出来:

税务可以谈,但鉴于当地混乱,防务必须交由他负责。

只要计划成了,至少能保证战火不会蔓延到国内,还能降低当地对毒品贸易的依赖。

“要是翡翠产业能日进斗金,当地谁还看得上风险高、名声臭的毒品?”

“您知道吗?缅甸那一带的毒品,有很大一部分流进国内。”

“小军阀、小毒枭没国际渠道,自然是哪里近往哪里卖——滇省毒品问题根深蒂固,这不就是重要原因?”

张壮刚开始还挺镇定,越听眉头皱得越深。

他原以为林祖辉只是异想天开,没想到对方连地缘政治都考虑到了,最后还切中了国内头疼的禁毒事!

越听,他越觉得这事有道理,眼神里的敌意渐渐褪去,反而从怀里掏出记录本和钢笔,开始快速记录要点。

他还不时插话问:

“你要什么类型的武器?计划从哪着手?贸易区多大?想控制多少武装?”

王冬见状也加入进来。

他书房正好有个大型地球仪,三人围着地球仪聊起了运输。

克钦邦临近保山,最近的入口是腾冲和瑞丽,不管是武器、物资还是人员,从这两个县进出最方便。

“两地都能修机场,单跑道私人机场花不了多少钱。”

林祖辉指着地球仪说,“腾冲本身就有军用机场,扩建一条跑道就行。”

“小型机场建设,除了一套大功率无线电设备,就只需要条平整跑道。”

“要是想省钱,水泥都能省——用压路机把土地压实整平,泥地跑道够运输机起降了。”

“腾冲、瑞丽本地公路都一般,缅甸那边更不用想,全是山路土路,下场雨就寸步难行。”

“空中运输才是效率最高、最可靠的。”

聊到最后,最初的障碍好像都不是问题了。

尤其是林祖辉说,计划建三个团级作战单位,其中一个团完全由国内退伍老兵组成时,张壮的眼神明显亮了。

“我希望张参谋能帮忙联系滇省军区,介绍些有实战经验的退伍士兵。”

“薪资绝对优厚,按国内标准的五到十倍给。”

“他们的任务就是日常训练、巡逻,保障矿场和周边安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