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9章 榜样力量(1 / 2)

加入书签

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的阶梯教室座无虚席,连过道都挤满了搬着小马扎的学生。投影仪的光束打在幕布上,正播放新坝合龙时的画面——浑浊的江水里,巨大的钢闸门缓缓下沉,林江戴着沾满水泥的安全帽,站在吊装指挥台上,手举红旗,神情专注地指挥着吊机作业。当他的身影清晰出现在屏幕上时,台下立刻响起细碎的惊叹声,有人掏出手机悄悄拍照,屏幕的微光在黑暗中此起彼伏。

“同学们,画面里这位,就是当年把三十万方不合格水泥全部砸掉重浇的林江监理。”讲台后的老教授推了推眼镜,手里的激光笔在画面上划出一道亮线,精准圈出角落里正在凝固的混凝土试块,“当时施工队负责人拍着桌子跟他吵,说他是疯了,三十万方混凝土,光成本就好几百万,说拆就拆。但林江说,大坝是百年工程,差一毫米都不行。”

后排突然有人举手,是个扎着高马尾的女生,校服袖口还别着“学习委员”的红袖章。她站起身,声音带着几分犹豫:“教授,他就不怕被人报复吗?我爸也是搞工程的,他说工地上的水太深,有时候太较真会得罪人。”

老教授笑了,手指在键盘上敲了几下,调出一段模糊的监控录像。画面里,林江被三个壮汉堵在材料库门口,对方撸着袖子,神情凶狠。可林江丝毫不慌,反手锁上材料库的铁门,从工具箱里抡起测厚仪,指着身后堆放的钢筋堆,声音透过监控的杂音依旧清晰:“你们敢动我一下试试?这些瘦身钢筋的检测报告我已经备份了,明天就能出现在纪委桌上,到时候谁都跑不了。”

录像播放完毕,阶梯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连坐在最后排的保安师傅都跟着鼓掌。而此刻的林江,正在几十公里外的山区渠道边,指导水利专业的实习生实践。二十个穿着统一实训服的学生蹲在渠岸旁,目光紧紧盯着林江手里的测渗仪。他蹲下身,将仪器探头插进湿润的土壤里,指尖在显示屏上轻点:“注意看,读数稳定时间必须超过两分钟,不能看到数值就急着记录。”说着,他把仪器塞进刚才提问的马尾女生手里,“去年有个灌溉项目,就是技术员忽略了这个参数,没测准土壤含水率,渠道修好后漏水,直接冲垮了下游两亩果园,果农哭着来工地的时候,谁心里都不好受。”

“林老师,我在学校公众号上看到,您真的拒绝过副处级的提拔?”一个戴黑框眼镜的男生突然开口,他背着双肩包,包带上还别着校学生会的徽章,眼神里满是好奇,“好多人挤破头想进机关,您怎么就不愿意去呢?”

林江站起身,随手扯了根路边的草叶,灵巧地打了个结:“等你们毕业后,去基层的水利项目上待上一年就知道了。坐在办公室里改文件、画图纸,永远不知道工地上的石头有多硬、河水有多急,不如亲手摸过的每一块石头、测过的每一组数据靠谱。”他抬起手指向远处,阳光下,正在浇筑的渡槽像一条银色的巨龙横亘在田野间,“你们看那渡槽,要是钢筋配比差一点、混凝土强度低一点,将来出了问题,下游万亩稻田就得旱死,多少农户的收成就没了着落。”

林江的话传到设计院时,王工正对着电脑屏幕叹气,眉头拧成了疙瘩。年轻设计师小李猛地把手里的结构计算书往桌上一扔,纸张碰撞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刺耳:“甲方又要改方案,说把渡槽的支撑梁间距拉大,能省五十万的钢材,还说我们太死脑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