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4章 国库币(2 / 2)

加入书签

而且,不管是存款还是国库币,背书的都是大虞帝国,以国家的财政收入位保证,根本不存在信用违约的风险。

所以,金融讲座一结束,这些知识分子就立刻回到各自的住处,携带着全部积蓄直奔银行。

这下子好了,还正为没人来存款和购买国库币而发愁的姬臣顿时喜笑颜开,组织手下员工开始办理业务。

一时之间,皇家银行人满为患,队伍都排满了整条街,还有人陆陆续续的不断赶来。

人都是有好奇心理的,吃瓜群众不管在哪个年代都不缺少。

再加上这些毕业生在大家眼里,都属于那种聪明有文化的人。

聪明的文化人会吃亏吗?

肯定不会啊,人家的脑子那么好使,肯定不会傻乎乎的做亏本买卖啊。

连这些文化人都去银行存款了,那说明银行的宣传没有骗人啊,存款是真的能赚钱的。

于是,这些毕业生就成为所有人的风向标,

盲从心理也很快发生了作用。

在这些毕业生排成的队伍长龙后面,一个接一个的普通百姓都揣着自家的钱财加入了排队的队伍。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那些不知道情况的人也收到了消息。

这些人都是半信半疑的来看看情况,见真有这么多人在排队,忍不住好奇上前询问。

现场可不光只有毕业生,还有银行安排的专职宣传人员,见状立刻上前进行科普,宣扬存钱就能拿利息的理念。

这个理念在现代社会看来根本不算什么,可在那个年代,存钱就能不断的吃利息,这简直就是聚宝盆啊。

于是,很快,整个帝都就沸腾了,只要是家里有点闲钱的,纷纷把家底子全都带上直奔银行去存钱。

就连各大部落的酋长都纷纷派出心腹带着钱去抢位置排队。

开玩笑,他们可是正儿八经的特权阶层,手里的钱也远比普通百姓要多的多。

普通百姓存那几个小钱,才能拿几个利息啊。

他们手中的钱存在银行,那可是正儿八经的钱生钱,什么都不用干,光是每个月拿利息就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阶级这东西是在任何年代都不可避免的。

宰相门房还六品官呢,这些享受惯特权的酋长心腹们哪里耐得住性子慢慢排队啊,一来就要强行插队。

好在,秦牧对此早有准备。

立刻有专人把他们迎了进去,在单独开设的大客户室里为他们办理存款业务。

宾至如归般的享受,让这些酋长心腹们深感受到了银行的重视,笑容也灿烂了许多。

在这个时候,银行专门连夜培训的业务人员开始滔滔不绝的跟他们推销起了国库币。

各部落酋长大多数都是文盲大老粗,哪里懂得什么金融知识

啊,只知道存款就能钱生钱,根本就没在意什么国库币。

可这些心腹能够成为酋长的亲信,自然都是脑瓜子比较灵活的人。

在银行职员舌绽莲花的大力宣传下,这些心腹立刻就动了心。

在他们看来,不管是存钱还是购买国库币,无非都是为了多赚钱而已。

既然国库币比存款更赚钱,为什么非要存钱呢?

这些心腹们都犹豫了,决定暂时先不存钱,回去后请示一下酋长后再做决定。

各部落的酋长得到心腹们的汇报后,只是略一思忖,就选择了购买国库币。

国库币既然比存钱的利息高,有钱不赚那不是傻子吗?

于是,所有的酋长们基本上都选择了购买国库币。

酋长都买国库币了,心腹们自然也不会例外,拿出自己的私房钱,也顺便购买了一波。

酋长们购买国库币或许还不会宣扬,但这些心腹们想要拉着亲戚朋友一起赚钱,自然是不遗余力的大肆宣扬。

这个年代虽然没有通讯工具,但人传人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只是短短两三天时间,银行发行的国库币其实比存款还要赚钱的消息就传的沸沸扬扬。

于是,本来滞销的国库币立刻就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抢手货。

那些存了定期的百姓,则个个捶胸顿足,后悔不迭。

虽然大多数人还能保持理智,没有去银行取出存款改为购买国库币。

但依然有少部分人不惜花费海量的时间去排队,也要取出存款用来购买国库币。

就这样,无数人带着钱财,在银行门前排成了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龙,说什么都要购买国库币。

弄的姬臣痛并快乐着,本就铸造不多的国库币已经是供不应求,只能催促铸币司连班加夜的赶工铸造国库币。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