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2章 番外(1 / 2)

加入书签

“囡囡。”

“爹爹。”

“……”

十一二岁的小女娘从县学中跑出来,如画的眉目清亮亮的像是天边的小星星。

爹爹笑着摸了摸囡囡的头,道:“囡囡,看看谁来了?”

囡囡转头看去。

那边停着一辆豪华的车架,寻常县令都没有乘坐过那样的车子,车子旁边还有身形魁梧的汉子护卫着,为首的那个汉子好像在哪里见过?

囡囡还没想到什么,就听到一声呼:“囡囡。”

那名汉子身后头戴着帷帽的女子冲着她低唤,熟悉的声音带着许久之前的技艺犹如潮水一样的涌上来,囡囡睁圆了眼睛不可置信。

“是,是县主姐姐吗?”

“是我啊”

女子掀开帷帽,帷帽帘下露出娇柔美丽的面庞。

虽是数年不见,可那容貌仍好似数年前她最后一次见到的时候那样惊艳美丽。

囡囡欣喜的跑过去,又在前面几步止步,拍去了身上的浮尘衣裳上的褶皱,恭谨行礼。

“民女见过县主。”

苏棠笑道:“免礼,过来,让我瞧瞧。”

囡囡扬起笑脸儿,再也忍不住的冲过去抱住苏棠。

“县主姐姐。”

身后的爹爹欲言又止的最后只能苦笑摇头。

苏棠也抱住囡囡。

这丫头还真是和数年前一样漂亮呢

“县主姐姐更漂亮了。”囡囡仰着头说。

苏棠笑着点了下囡囡的鼻头。

“小丫头越来越会说话呢”

囡囡吐了吐舌头:“囡囡说的都是真心话。”

“我相信。”苏棠。

“娘亲”稚嫩的声音从车内传来。

囡囡惊愕看去。

车帘掀开,车子里一个两三岁的小童眨巴着湿漉漉黑亮亮的眼睛看着自己的娘亲,又看看囡囡,忽的嘴角一咧。

苏棠几乎立眼可见的面色微慌,可紧跟着就见这小童脸上露出笑容。

明亮金灿的好似天上的金童下凡。

“这是囡囡姐姐?囡囡姐姐好,我是陆锦帆。”小童道。

苏棠眸光微晃。

原来这小子看到她和旁的女娃子说话不是哭就是闹,现在这是——长大了?

苏棠看向囡囡。

一旁的卢大山也多看了这位小小主子好几眼,又看向囡囡。

四周的目光看来,囡囡浑然不知,只知道自己从没有见过这样漂亮的小金童。

“锦帆弟弟好,我是囡囡,你可以唤我重阳姐姐。”囡囡道。

“重阳姐姐。”小锦帆道。

苏棠看着眼前和气的两个,眉头微微皱起,而后就见这小子冲着她咧嘴一笑,童真的笑容几乎让苏棠脑中的理智立刻消散的丁点儿不剩。

“娘亲,我喜欢重阳姐姐。”

“?”

……

一如既往热闹的安城县,一如既往热闹的平安小栈,一如既往热闹的好吃食。

前面的热闹隔着一道院子,几乎听不到多少动静,苏棠站在堂屋里,看着外面玩耍的两个。

小锦帆和小重阳。

苏棠的眉头深深皱起。

这小家伙不再以笑容为武器,至少一时顾不上苏棠这个老妈,苏棠的理智立刻回笼。

“这小子一定在憋着坏主意。”苏棠喃喃。

“若是郎君听到,怕不是要笑话女郎”一旁的李清田抿着唇笑。

苏棠嘴角一撇:“笑话就笑话吧,也不是一次两次。”

苏棠一直是注意着一些事情,可有时候有些事情没法子控制,就比如这个小家伙意外的有了。

而既有了,她又不是养不起,索性就留了下来。

只是从这小家伙出生伊始,苏棠就觉得这小东西很有些聪明。

在襁褓里很少哭闹,晚上睡觉更是很早就没有尿床了,不到一岁就学会了走路,咿咿呀呀的说话也早。

小夫君显然很喜欢这小子,在他刚出生的时候就总喜欢抱着他,在察觉到这小子聪明之后就更是连读书写字都让他在旁边看着。

如今这小子连笔都握不好就会写字了。

咳,写的字比她写的还好。

自然只是草书,至于楷书之余,那小子还不行,还得练。

可这小子察言观色的本事却也是极强。

她高兴,他就会可劲的捋虎须。

她不高兴,他竟是老实乖巧的让她都发不出火来。

甚是逼得苏棠都问过他“奇变偶不变”,还有“宫廷玉液酒”的谜题。

只是在苏棠一心的忐忑之中,小东西茫茫然的倒也像是什么都不知道。

当时苏棠也不知道自己是松了口气还是遗憾。

往常她和小女童说话,这小子都哇哇的哭,这会儿却和囡囡玩儿的很开心。

一开始她以为是假装的,可这都玩儿了好一会儿了,这小家伙还没有流露出半分的不耐烦。

难道说是真喜欢?

……

夜色笼罩,在衙门忙了半日的陆静渊回来听说了苏棠疑惑,笑道:“是不是真喜欢不知道,反正是不想吃亏。”

“吃亏?”苏棠。

“囡囡唤你姐姐,他不就矮了一辈儿?他才不甘心。”陆静渊道。

苏棠一拍脑门,这么简单她怎么就没想到。

以那小东西的脑袋瓜子还真可能会这么想。

陆静渊一把拉住意图去找某个小子麻烦的苏棠,问:“查的怎么样?”

苏棠也想到了正事:“账务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小小不严的也就随他去了,毕竟水至清而无鱼,你这边呢?”

“有几个案子有些问题,大概要待上几日。”陆静渊。

“和银行有关的,我可相助一二。”苏棠道。

“那就烦劳媳妇了。”陆静渊拉着苏棠去了另一边的书案,“你看……”

苏棠接过来,很快沉浸在案牍之中。

自从年前陆静渊被皇帝越封为大理寺卿,朝中上下就少不得争论,索性陆静渊就向皇帝恳请巡视大乾江山,为查明各处是否有冤案,也是为皇帝画一幅大乾山河图。

皇帝欣然应允。

苏棠也随同一起。

经过五年的耕耘,银行已经在大乾扎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