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2章 “陛下,稻种一事事关重大,恳请由司农属接手,那里有许多经验丰富的人……(2 / 2)

加入书签

贾母见到薛姨妈也来了,故意没有留脸,指桑骂槐的大骂一顿,薛姨妈坐在那里尴尬不已,脸上讪讪的,找了个借口匆匆的离开了。

黛玉知道这件事后,很是感动,她是真性情的人,别人以真心对她,她必还以真心。两人真心对真心,湘云黛玉两姐妹越发亲近。

冬底,扬州来信,言林如海病重,要黛玉回家。

黛玉收到信,心焦如焚,恨不得立马动身,但贾母以冬日河水结冰,不易出行阻拦。

又有宝玉吵闹着不让黛玉回去,还为此大病一场,贾母为了安抚宝玉更是阻拦。

这辈子黛玉没有对宝玉情根深种,只当是个普通的表哥,对宝玉淡淡的,平日接触的也少,但宝玉还是如原著中一样深深的喜欢上黛玉,一听黛玉要走,就疯魔般的病了。

“黛玉,我哥哥初五要去金陵巡视,你要想走,初五前和我说一声。”司徒若仙见黛玉这几日因父亲病重整日愁眉苦脸的,贴心的说道。

“谢谢你,若仙。”

黛玉听到这话,狠狠的心动了,早就盼着回扬州见父亲,如今有机会,一定要把握住,回去就告诉贾母。

“外祖母,我……”黛玉犹豫着说出要回扬州的决定,没等说完,一道喜悦的声音打断了黛玉的话语。

“老夫人,宝玉烧退了!”

听此,贾母立马起身扶着鸳鸯的胳膊就往宝玉院子去。

之后几天,黛玉几次想和贾母说回去的事,总是被打断,无奈,黛玉做了一个决定,先斩后凑。

单纯的黛玉并不知道,几次被岔开话题都是贾母有意为之,贾母并不想黛玉现在就走,一则是担心黛玉的身子,怕禁不住冷风吹,另一个则是有更深的考量。

到了初四,黛玉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司徒若仙,黛玉决定来个先斩后奏,趁着明天上学出来的机会直接跟着司徒若仙的哥哥出发。

“若仙,这些东西你帮我收好,明天再给我!”黛玉从衣摆下拿出一个小小的包袱交给司徒若仙,这是自己准备的行李。

“交给我,你就放心吧!”司徒若仙拍着胸脯保证,责任感瞬间爆棚。

看到司徒若仙手里的包袱,湘云看那包袱皮上的针线像紫鹃的手艺,连敲带打的知道了原委。知道黛玉要离开,第一的念头就是觉得黛玉一个人上路不方便,会受苦,就决定把自己的嬷嬷、丫鬟借给黛玉。

到了第二日,史湘云六姐妹以及李丽质来送黛玉,这七个人就没一个想起来要和家里大人说的。

“这是一些一百两碎银子,你拿着,路上用!”史湘云专门弄了些碎银子给黛玉,让她在路上用。

“墨影,你赔林姑娘走一趟,将人安全的送过去!”李丽质将自己的护卫借给黛玉。

司徒若仙的哥哥并不知道黛玉是不辞而别,要是知道一定会通知荣国府,看着黛玉身边有婆子、有护卫,就没有怀疑。

等到了晚上,黛玉迟迟没回去,贾母派人找才发现黛玉留下的书信。看完书信,贾母又气又急,连忙去郡主府问史湘云是否知情。

史湘云得意洋洋的把的情况说了。

贾母如何生气、着急暂且不知,但谢灵珺是很生气,骂了史湘云一顿,“要是黛玉路上出了岔子,你能承担的起?”

“我们找了司徒若仙的哥哥,他一定能保护好的黛玉!”史湘云不服气的反驳。

“你认识司徒若仙的哥哥,你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谢灵珺反问。

“我就不说他可能是个残忍变态的坏人,就说如果他像宝玉一样贪花纨绔,把他和黛玉放在一起,要知道此去扬州至少要一个月,被别人知道,黛玉还有名声吗?你难道要黛玉以后嫁给这个不知好坏的人。”

“黛玉长的美若天仙,女人看了都喜欢,你将她交到一个陌生的人手上,路途中要是出了什么事,你后悔都没地方哭去。”谢灵珺继续吓唬史湘云。

“娘,怎么办呀?你快想想办法?”史湘云带着哭腔说道。

“你知道错了吗?”谢灵珺不搭茬,一味问史湘云知错否。

“娘,我知道了,我错了,您快救救黛玉!”史湘云抱着谢灵珺的大腿哭,见史湘云确实吃了教训,谢灵珺没好气的开口:“我已经派人啦!”

史湘云晚上和嬷嬷说让她陪着黛玉回扬州,当夜谢灵珺就知道了,史湘云考虑的少,嬷嬷可不糊涂,要没谢灵珺的允许,嬷嬷敢去伺候黛玉?

等黛玉一行人出了都城,就有一队人马等在路上,见此,黛玉一点也不意外,仿佛早有预料。

一个月后,黛玉又再次踏上扬州的土地,林家的人早早在城门口等候,见到黛玉的马车,直接将人带回了巡盐御史府。

林如海设宴感谢了了司徒乘风,司徒乘风以公务紧急为由没有吃饭,放下黛玉就匆匆离开。

林如海父女相见自是有许多话要说,仅仅相处几天,林如海就发现女儿性格坚毅、胸有沟壑,不似一般闺阁女子,对黛玉未来的安排变了又变。

要是黛玉还是和以前一样,林如海就决定定下宝黛二人的婚事,然后将林家百年积累的家财交给贾家保管。但如今黛玉的性子变了,变的坚强,变的有魄力,那关于家产的处理也要变一变了。

林如海自觉命数已到,回天乏术,很是珍惜和黛玉的每一天,想把自己半辈子的生活经验尽可能的全部交给黛玉。

黛玉每天都吸收官场的、人性的各种知识,肉眼可见的迅速成长,如果说以前的黛玉是个小可爱,那现在的黛玉就是芝麻馅的小可爱。

九月,林如海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九月,也是稻子上浆成熟的季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