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1章 解决完放印子钱的事,王熙凤又开始忙活荣国府古董被调换的事。当时在古……(1 / 2)

加入书签

第171章解决完放印子钱的事,王熙凤又开始忙活荣国府古董被调换的事。当时在古……

解决完放印子钱的事, 王熙凤又开始忙活荣国府古董被调换的事。当时在古董铺子,看到了好几个荣国府独有的古董, 以为是贾母故意领自己去,所以才敬畏。

觉得老祖宗不愧是荣国府的定海神针,二十年不管家什么也逃不过她的法眼,不直接点出来,是给自己留脸呢!

既然库房中的古董被调换出去,那看库房、盘点的都有问题。

盘点库房后,发现不常用的古董摆设都被调换了, 还有几个带着内务府印的御赐之物也没了。

王熙凤立马命人把管理的库房的人, 以及冷子兴、周瑞一家子都抓了起来。严刑逼供下得知府中大部分管事都是依附在贾家身上的蚂蟥, 吸贾家的血壮大自己。

犯事的人太多了, 为防哗变必须慎重处理。

王熙凤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库管、周瑞一家子弄死,省的有人接触后, 知道自己知道了他们的勾当,而狗急跳墙。

将人处理好, 王熙凤匆匆赶到荣庆堂, 找贾母做主。

“老祖宗, 我有要事回禀!”说完看了一眼鸳鸯等人, 贾母身边的丫鬟家人也有一部分牵涉在内。

“你们都出去!”

鸳鸯等人鱼贯而出,待屋中只剩王熙凤、史芸后,王熙凤将事情一一道来。

事情确实有些严重, 府中奴仆大都是家生子, 关系盘根错节, 他们要是联合起来, 几个主子就处于无人可用之境,再糟糕点被害了外面也不会知道。

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史芸掏出贾母的小令交给王熙凤,“你拿着这个令牌去大理寺找宗政少卿。”

“这件事不管牵涉到谁,都给我从严处置。”

“是,老祖宗!”

王熙凤拿着令牌雄赳赳气昂昂的去往大理寺搬救兵,史芸则传令府中所有主子到荣庆堂集合。

不一会儿,黛玉、迎春等陆续到达。

人员到齐后,史芸没有说实情,只是吩咐他们一会儿不要乱跑,老实的呆在屋子里。

怕她们无聊,还找出了几本佛经让她们抄。

看着那么厚的经书,黛玉眼角抽了抽,其实大可不必,就算没有经书,她们也不会违背史芸的命令跑出去的。

于是,和谐的一幕出现了,荣国府各位大小主子都站在桌子边开始抄佛经。

探春、惜春、迎春、宝玉、黛玉、李纨、贾兰这些自不必说,写的都很规整,又快又好,显示出他们平日书法的积累。

赵姨娘识字,但水平不高,写了一会儿,袖子就脏了,看着自己斗大的难看的字,恨不得当场消失,太丢人了。

周姨娘则完全不同,居然写的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真是真人不露象。周姨娘也是贾政的姨娘,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在后院一直像个隐形人。

除了周姨娘,还有一个人出乎意料,就是贾环,这个平日里看着畏畏缩缩的小子,字写的居然不错,而且抄起佛经来不看书就能往下写。

看样子是把经书都背会了。

而贾琮,这个存在感不高的大房庶子,则是真正的纨绔,一笔字写的惨不忍睹。

史芸坐在上首品着茶、吃着点心,悠闲看下边小辈奋笔疾书。

王熙凤到了大理寺,递上小令,很容易就见到了宗政少卿,听明来意后,点了一队官差去了荣国府。

宗政大人不愧是少卿,办事雷厉风行,从户部调了几个没品级的书吏清算贾家账册。

查出问题,就把经手的管事、下人拿下。

效率十分之快,不过一下午,荣国府大半的下人就沦陷。

然后就是轰轰烈烈的抄家,从几个大管事家中抄出不少金银、、田契、房契,尤其是赖家,抄出的东西比荣国府的库房的都多。

拔出萝卜带出泥,又从这些管事身上挖出不少欺压百姓、巧取豪夺的事情。

上奏皇帝后,念及贾家也是苦主,府上又都是老弱妇孺,罚了一笔银子就算了。

而从管事家中抄出的金银除了补偿苦主的,属于荣国府的还剩个几十万两。宗政少卿提了荣国府还欠着国库银子,王熙凤识趣的还钱。

抄出来的钱,加上库房的存银正好够还。

忙活一场,啥也没捞着。

王熙凤有些后悔,觉得若是自己慢慢处理,没找大理寺,那抄出来的银子不都归自己了。

眼看着那么大一笔银子从眼前消失,心疼!

看着王熙凤那短视的样子,史芸不想开口,眼中就有那点黄白之物。岂不知荣国府占了多大便宜,若是按律法来,荣国府的爵位都该被褫夺。

下人犯了那么多事,主子就没责任吗?一个治家不严,纵容家奴行恶,就吃不了兜着走。

真是不知道好歹!

经此一事,荣国府之前犯的事通通抹平,身上再没隐患!只要后辈努力读书,在科举中有所建树,哪怕是考中三甲,荣国府都能慢慢的发展起来。

王熙凤想不明白,真是个榆木脑袋!再懂人情世故,没有大局观,也不适合是个合格的当家夫人。

史芸看出问题了,但不想管,反正自己是来做任务的,只要避免荣国府家破人亡就行了,没说还得管兴盛!

荣国府这么多小辈,只有林黛玉看出荣国府经此一事枯木逢春,雨过天晴。

黛玉也不是个多事的性子,不会跑到王熙凤跟前给她剖析,各人有个人的缘法,不必多事。

等贾琏巡视完产业,从田庄回来后,荣国府大变样,听完这几个月发生的事,郑重的感谢了史芸、王熙凤。

到此,贾琏终于有点当家人的架势,开始挑起贾家重担,花钱捐了个官,开始认真上班。

等一切平稳后,薛姨妈带着薛蟠、薛宝钗上门,史芸不喜欢太功利的人,直接拒绝了借助荣国府的请求。

好不容易清白了贾家可不能再与身上背着孽债的人相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