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章 下厨(1 / 2)

加入书签

第24章 下厨

声音的来源处, 是鎏华院拱门之后的膳房,随后响起几道其他人的声音。

谢洵原本死寂的心重新跳动起来,剑锋般的眉头颤了颤, 心潮翻涌。

她在那儿,她没走。

她没有骗人。

不敢确信,谢洵返回至拱门处,他在翠绿的枝桠后站定, 几个女子的声音愈发清晰,几个人站在膳房里, 冒着几缕白烟。

少女颓丧道:“又糊了。”

其中一个老妪背对着众人, 笑着挡住面前的少女,谢洵只能看见那熟悉的一角杏色襦裙。

膳房的老妪道:“殿下万金之躯, 哪里做的来这些粗活, 刚才端出的一盘火候不准, 焦糊也是难免, 您还是交给老奴吧。”

绀云没看见站在院中的驸马,伸出筷子夹了一块已经辨不出形状的菜, 笑得合不拢嘴, 对着锦莺挤眉弄眼调笑。

“咱们殿下都把好好的茄子烧成黑炭了。”

谢洵闻言一怔, 公主这是下厨了么?

下一刻, 膳房中响起熟悉的声音, 少女宿醉后的声音还带着几分沙哑,无奈地辩驳,“只是卖相难看, 或许口味不错呢?”

“唔, 那殿下可要尝尝”绀云眼珠一转,筷子上的黝黑茄子可怜地夹着。

元妤仪看着那块实在不能称之为茄子的茄子, 嘴里的话被噎住,尴尬地摸了摸鼻尖。

“那是给驸马的,我怎么能先尝”

老妪身形一动,绕到一边蹲下身子往锅底添了一把柴,也正是这一绕,原本被挡在身后的少女整个露了出来。

她懊恼地托着下巴,正对上不远处的谢洵。

待看清来者那张熟悉的清冷面庞,元妤仪脸上的茫然渐渐褪去,在欣喜和羞涩之间转变。

谢洵看清她脸上被炭火熏出来的黑点,和方才抹在鼻尖上的一块黑,便知道她是真的下了厨。

原本空荡的心里被一种莫名的情绪填满,他跌宕的心绪在看到她的那一瞬间,消失殆尽,只余满足与欢喜。

恰似远航帆船归岸,溺水者抱住了浮木。

他堵塞的心脏重新被新鲜的空气填满。

元妤仪看见谢洵冷淡的唇角勾起笑,看他温柔含笑的模样,立刻联想起现在自己的模样,必然不堪入目,心里揪了起来。

托着下巴的手往上挪,不动声色地遮住了自己的脸,自暴自弃地说,“郎君别笑了,我知道自个儿现在这个模样肯定很脏。”

站在一边的绀云和锦莺看到方才还试图一展抱负、征服膳房的公主现在蔫了,也觉得公主可爱极了,忍笑瞥了一眼她们矜贵淡漠的驸马。

奇的是,平日里不茍言笑的驸马今日也仿佛换了个人,分明还是一如既往的模样,冷淡的眉眼之间却添了几分由内而外的温和。

谢洵自己都没意识到现在的变化,他撩开半边官袍,半蹲在遮着脸的公主身侧。

“殿下天香国色,仙姿佚貌,与天宫仙子并无二致,臣怎么会觉得殿下脏?”

他的音色清冽低沉,难得说了这些话,此时罕见地夹杂着几分无奈的包容之意。

元妤仪半信半疑地挪开两根手指,睁着一双闪闪发亮的凤眸看他,“郎君真没笑话我”

她垂眸打量着面前的人,第一次发现自己这个驸马眉眼生的极优越,浓密的睫毛宛如一排小扇,左眼下一颗泪痣昳丽魅惑。

谢洵点头,语调郑重,承诺道:“臣永远不会欺骗殿下。”

说罢,谢洵的目光落在那盘烧糊了的茄子上,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咽了下去。

元妤仪眉梢一挑,忙站起身,不敢置信道:“呀!谢衡璋,你怎么把烧坏了的茄子吃了!”

绀云和锦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震惊,她们已经做好了驸马会吐出来的准备。

毕竟二人今日陪着公主在这膳房待了一下午,太清楚自家殿下的手艺了。

说难以下咽都是轻的。

谢洵喉头一动,那块茄子已然入了肚。

他面不改色地看着已经凑过来的少女,反问道:“殿下不是说,这是给臣做的么?臣自然应该试试口味。”

元妤仪白皙的面庞上立即爬上一抹红,原来他听见了自己刚才随口说的话,可那只是为了挽面子才说的,谁能想到他居然真吃。

一股难言的心虚涌上心头,她忐忑地对上青年那双沉静包容的眼,脑子一热问道:“那,那味道怎么样”

膳房里因为她这一问彻底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在等着驸马的答案。

谢洵虽不挑食,加上年少时活的艰难,剩饭剩菜也吃过,对食物的好坏无甚要求。

可是今日这道茄子烧糊的味道确实有些呛鼻,卡在喉咙里,像是一块炭。

平心而论,不太好吃。

眸光微垂,看见元妤仪因紧张而下意识攥在一起的纤细手指,又看见她秀丽鼻尖上留下的那点黑,谢洵想到自己方才说过的那句话。

“臣从不会欺骗殿下。”

没想到那么快就要食言了,犯了言忌。

但他既然自恃兄长身份,无论如何都应该多多包容,毕竟这是她的心意。

故谢洵颔首赞同,“饮食要求色香味俱全,公主头一次下厨,烧的茄子只是颜色不足,香味已然不错,臣很喜欢。”

听驸马一本正经地说完,绀云半靠在锦莺的肩头,勉力崩着几乎要咧开的嘴角。

元妤仪瞥了一眼自己那两个嘴角带着笑的贴身侍女,目光又落在谢洵身后那盘辨不出形状的菜,拧眉道:“那我也尝尝。”

谢洵不动声色地挪了挪身子,恰好挡住她的手,轻声劝道:“锅开了,殿下不若等一会儿吃新的,这道茄子都放凉了,对肠胃不好。”

元妤仪狐疑地看了他一眼,不乐意地撇了撇嘴,她就知道,这厮绝对是在哄她开心。

她一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手艺还是有几分猜测的,色香味,她那菜分明一个都不沾边。

方才说尝尝也不过是权宜之计,元妤仪退到一边的锦杌上坐着,干脆等厨娘烧菜。

谢洵今日准时回家,若不是她横生变故,心血来潮,二人现在应该已经在偏厅吃上饭了。

唉,心中叹了口气,元妤仪乖乖地坐在了一边,她没有做饭的天赋,还是承认技不如人算了。

看她安静下来,平日里明艳无双的美人,此刻瓷白的脸上花胡里哨,倒像极了一只小花猫。

谢洵的心情也不自觉轻快起来,曾经横亘在二人之间的隔膜缓缓消失,他走到灶台前,先厨娘一步往热锅里倒好了油。

负责膳食的崔嬷嬷看驸马动作熟稔,掌勺稳重,便知他也是个中高手,笑眯眯地帮他递上洗好的菜,心里忍不住的赞叹。

元妤仪见谢洵有模有样的忙活,还不用崔嬷嬷指点,心中也闪过一丝讶然。

没想到他除了编竹篾,居然还会做饭。

这才是真正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若说编竹篾是为了维持生计,那么做饭就是谢洵幼时为了活下来琢磨出来的技能,后厨的粗使婆子们忙起来的时候,便记不起来往落霜院送饭。

母亲又从不将这些琐事告知宣宁侯,接连几次,母子两人干脆在落霜院种了菜,收整好了之前废旧搁置的小厨房,如此也不必完全仰人鼻息。

母亲去世后,谢洵在侯府守孝三年,饮食方面大部分都是自给自足,做菜的手艺虽不能与贡厨媲美,却也练出了一番技巧。

元妤仪看着年轻郎君忙碌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对他的遭遇,其实她也有了大概的了解。

沈家是先皇后母族,虽然本支在汝南,却也有自己暗处的消息网,元妤仪遣沈清去调查的事,前几天已经有了结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