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熟人(2 / 2)

加入书签

待那太监的哭声远去后卫崇微笑地看向钟汇:“爱卿可有解气?”

这完全是找人顶锅,但钟汇也不想再在这上面纠结什么了:“陛下谈正事吧。”

他话音刚落外面就传来凄厉的惨叫声:“皇上饶命,皇上饶命,求皇上放过奴才吧……”

卫崇竟让护卫就在书房外处置那个太监了,

而上座的人就如没听见般,笑得和煦:“朕以为江湖和朝廷本就不是对立的,从古至今江湖门派一直臣归于君。只是当世局势复杂,才让江湖与朝堂剥离,但卫国终究是这块土地上的正统,朕想让这块土地上的臣民同仇敌忾共建一个太平盛世,还望诸位好好思量。”

外面的惨叫声逐渐没了生气,殿内几人的脸色都不好了,几乎都没听进去卫崇的话。

钟汇更是自责难安:“陛下,那太监也是无心之失,我们没觉得被怠慢,请您放过他吧。”

可卫崇一脸为难还带了些生气:“爱卿这是什么意思,国君的话哪有出尔反尔的道理。一会儿觉得怠慢一会儿又觉得没有,朕还得猜着爱卿的心思,都按爱卿所想去办?或者说……”

卫崇表情一冷:“爱卿想对朕发号施令?”

“我没……”

钟汇还要说什么时被一旁的林徐制止住了:“陛下说笑了,我等江湖闲散之人,幸等皇上召见才得见龙颜,并无非分之想。今日我们为江湖与朝堂关系而来,还是继续说正事吧。”

“朕也以为两边关系才是大事,”卫崇道,“朕听闻这次天下赫赫有名的剑圣也来了,不知道是哪位啊?”

被提到后褚隐尘礼貌欠了欠身:“在下褚隐尘。”

“喔,”卫崇仔细端详一番,“果真是气度不凡,朕向来倾慕贤才,若有机会望与先生长谈。”

“愿有良机。”褚隐尘搪塞一句便不再多言。

“陛下言中之意是说朝堂与江湖本是统一,”林徐将话拉回正题,“也确实如此。所以江湖这边也愿与朝堂和睦相处,尽量不要兵刃相向。多年前江湖与各朝堂也达成了和睦协议,我们所求不多,按原协议相处便好。”

“侠士好像曲解了朕的意思,”卫崇微微一笑,“朕所想的统一是由朝廷为主江湖从之,并不想分庭抗礼。”

卫崇的野心毫无遮挡咄咄逼人,殿内气氛陡然紧张。

“我们是受卫国所邀来的皇宫,来皇宫的目的是止戈,”林徐神情肃穆,“陛下信中所写也是和谈,可陛下这番言论丝毫没有和谈的意思啊。”

“想必侠士曾听说过不战而屈人之兵,”卫崇道,“朕时常礼佛,心肠慈悲怜悯苍生,发兵至江湖各派难免血溅河山。所以这次邀请诸位来和谈也是不想见血的意思,望诸位也能可怜无辜黎民。”

“陛下若真是可怜无辜黎民就不要让铁骑踏入江湖净土,”这时坐在下方腰板笔直的黎应生开了口,“攻入各门派这一战我想陛下的军队也损失惨重,江湖既已经派了剑圣来,自然也可以再派其他门派众兄弟入各宗门。但是您敢举全国之力对抗整个江湖吗?”

言罢,两双目光针锋相对。

卫崇掩在袖子下的手逐渐捏紧,这毛头小子竟然敢威胁他!但也确实如他所说,其他三国虎视眈眈,他怎敢随意动兵专对江湖,而且卫国军权也不全在他手中……

“望陛下知道,我们是以平等的实力来和谈的,不是来请求您撤兵的。”黎应生又补了一句,彻底打压卫崇刚刚的气焰。

一时殿内陷入沉寂。

而这时外面突然传来快速移动的小碎步声,接着一个小太监进了书房对候在一旁的赵德喜说了些什么,然后就见赵德喜神情忧愁,在卫崇耳边说了些什么。

卫崇听完后脸色都黑了,转头对结果,几位先下去好好休息,等养足了精神,明天再正式协议吧。”

r />

门外有等着的引路的太监,带着几人离开了这里。

“那皇帝好像有什么急事。”走远后蔺言开口道。

“看样子这卫国皇帝的麻烦不少,居然还来招惹我们江湖。”钟汇自进宫后就不爽快,又发生了小太监的事他更是心理不舒服的很。

“哎,”林徐叹了口气,“那皇帝态度那么坚决,怕是不好谈啊,今晚我们再好好商议一下。”

几人刚转弯就看见走廊对头过来两个由太监领着的穿着铠甲的人,都不禁多看了两眼。

“穿着盔甲,那是卫国的将军吗?”余元盯着那往他们这边来的人,“脸虽然凶神恶煞的,但身形还蛮俊俏的。”

“师兄,”蔺言赶紧道,“别想乱七八糟的。”

“知道。”余元撇撇嘴。

而那边两个人也在盯着他们,当双方碰头时那两个人突然停下了脚步。

“剑圣大人,好久不见。”

此言一出,江湖这一行人也停下了脚步。

金甲男人看着褚隐尘,而褚隐尘也看着他,显然两个人认识。

其他人都将目光聚集在了他们身上。

“张夺将军,好久不见。”褚隐尘回着招呼,声音波澜不惊。

“自在纵云山山门前一面过了好多年,”张夺道,“当时本将正办些事,这么多年了还没个结果,正想问问剑圣大人了。如今剑圣来我卫国,如此有缘,有时间请剑圣一杯茶如何?”

“悉听尊便。”

二人再没更多的话互相转了身,两队人相背而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