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2 / 2)
“哼!”张夺听完直接将手中的茶杯捏碎了,“果真是没把我叫在身边,御书房时分明告诉过他江湖人不可小觑,一旦发生冲突等闲之人绝对护不住他,却因那几分权力避我如蛇蝎。可我又怎敢将军权全部交到这样鼠目寸光的人手中!”
“将军,”他身边的侍卫问道,“您看现在怎么办?”
“虽然完全看不上这种方寸眼界的人,但他现在毕竟是卫国的国君,就算为了卫国我们也必须护他平安,”张夺满是无奈,“凌进你武功高,去暗中保护他,一旦有什么异动立即差人过来。”
“是。”凌进拱手退了出去。
张夺望着外面,眼中一时怅然。
江湖几人等了那么久,终于坐在了议谈桌上。
左边以黎应生为主,右边以一个大臣为主,一字排开面对而坐,卫崇则高高在上地隐在垂帘之后。
“诸位好,”那长胡子红袍官吏拱手道,“本官艾令,这次议谈诸位有任何要求都可以直接提出来,望最后能得到一个和谐的结果。”
“亦是我们所愿。”黎应生回复一句。
“那就先听听江湖的想法吧。”艾令说道。
“江湖要求很简单,其一,请卫国撤走各宗门外的兵,赔补各方损伤;其二,望陛下立书昭告天下绝不再侵犯江湖各派;其三,卫国内的江湖门派与朝廷互不干涉,互无协助之责。我们此番来,只要以上三点。”
但艾令听后却摸着胡子思索良久:“嘶,这,贵方所提要求不苛刻,但这与我们想要的和平结果相悖。”
“大人这话怎么说?”黎应生问道。
“一个国家想要繁荣盛大,就需这块土地上的人能够齐心协力啊。人心齐,山海可平,天下归一,到时候黎民百姓也能安居乐业了。只是卫国内各门派一直要与朝廷分权而立,终不利于黎民心归一处。朝廷想江湖各派能够识大体,看大局,共为百姓安宁谋划啊。”
“大人现在倒是满口不离百姓了,”黎应生轻笑一声,“当那些铁骑践踏村庄,当那些流民饿死在路,当强行征兵时妻母哭喊,当下令征税时颗米不留,怎么没见大人百姓,没见大人高义呢?”
艾令一时被这一连串话噎住了:“侠士所看还是太过片面。”
“江湖草芥之辈,自然没什么眼界,”黎应生身姿端正,“只求一隅安宁,护能所护,上述要求江湖绝不退后半步。”
垂帘后卫崇脸色瞬间阴沉,看着黎应生的眼神瞬添杀意,但他还没有任何动作就感觉一道凌厉的目光射来。
卫崇偏头看去,是褚隐尘正面无表情地盯着他,但他周身极具压迫感的气势已经足以让他掂量掂量心中的想法了。
“既然是谈也要兼顾双方意见,”艾令语气也不再友善,“你们江湖想要太平可以,但必须臣归我卫国皇帝,听从调遣,缴纳赋税。”
“江湖门派不参与各国之争是多年来的规矩,若今日在卫国这里变了,您觉得其他各国会善罢甘休吗?到时候整个江湖又是一场腥风血雨,我们今日来这里求的平和又有何意义?”
“若整个江湖愿臣服我卫国,卫国自然会护佑各方平安。”艾令高傲道。
“卫国既有这等本领一统天下之时,自然万民归心。”
“你!”艾令顿感羞辱气得差点从位子中站了起来,但还是强行保持住了气度,“好一个伶牙俐齿的黄毛小儿!”
“请艾大人注意言辞,”黎应生表情一冷,“我是代表江湖的身份来的,艾大人身为卫国的大官连这基本礼仪都没有吗?一个没有诗书礼教的国度,也难以引导黎民众生。再者,理从不在年长年幼之分,倒是艾大人像是气急败坏了般,不知此番议谈传出去,天下人何等评价。”
艾令脸色铁青,拱手道:“刚刚确实是本官错言,还望侠士别放在心上。”
黎应生欠身回礼,再次强调:“这次本就是卫国破坏协议在先,我们所提上述要求绝不会后退半步,艾大人自行斟酌。”
艾令为难地看了看身后垂帘中的人,然后转过头:“看来一时半会儿也谈论不出结果,大家在这里也坐累了,明日再来吧。”
“诶,你们怎么又要等……”钟汇正不干时旁边的林徐向他使了个眼色,他又闭上了嘴,随着众人一起出了大殿。
没人之后钟汇终于爆言:“他奶奶的,怎么又拖,拖什么命了!”
林徐与黎应生说完话后又安抚着钟汇道:“钟兄,第一轮双方肯定是都不会退让的,拼的是气势,也是探究一下对方的底线。今天这一场已经达到想要的效果了,慢慢来,不能着急了自乱阵脚,到时候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搞不懂,”钟汇摇摇头,然后又爽朗一笑拍拍黎应生的肩,“不过黎小友刚刚可真是厉害,怼得对方都没话说。要是我,肯定没两句就和那不要脸的老家伙干起来了。”
“谢前辈夸奖。”黎应生礼貌道。
“后生可畏啊。”一向不怎么说话的尹常也开了口。
一旁的褚隐尘也是一脸欣慰,后生可畏,未来可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