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98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1 / 2)

加入书签

徐大志裹着厚厚的棉大衣,踩着积雪往家里走,嘴里哼着小曲儿,心情好得像是捡了钱。

可这兴州城里,有人欢喜有人愁。小麦电子集团和镜湖酒业集团这边,升级改造的方案做得热火朝天,工人们干劲十足,车间里机器轰鸣,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另一边,那些小电子厂和小酒厂的日子,可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大志啊,你可算回来了!”徐大志刚踏进别墅院子,隔壁的王婶就急匆匆地跑过来,“你听说了吗?城南那几家小厂子,都快撑不住了!”

徐大志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咧嘴一笑:“王婶,这事儿我早就知道了。他们啊,这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

这话可不是徐大志吹牛。那些小厂子原本还指望着看小麦集团和镜湖酒业出点什么乱子,好趁机抢占市场。可谁知徐大志技高一筹,把厂子管理得井井有条,那些想挖墙脚的,除了白白搭上请客吃饭的钱,连个徐大志集团里面技术工的毛都没捞着。

“要我说啊,他们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徐大志推开家里的木门,屋里暖烘烘的。

他脱了大衣,思绪却飘回了去年那些惊心动魄的日子。那些小厂子的负责人没少在背地里使绊子,要不是他早有准备,怕是真要着了他们的道儿。

“大志,你说他们为啥非要跟咱们过不去啊?”王婶一边给他倒热水,一边不解地问。

徐大志接过搪瓷缸,暖着手说:“这还不简单?咱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卖得好,他们的卖不动,可不就眼红了吗?”

其实问题就出在这“同质化”上。大家都是做收录机、酿酒,产品大同小异。可偏偏徐大志别出心裁,搞了个“以旧换新”的营销方案——拿着旧收音机来买的,直接抵十块钱;拿着空酒瓶来的,买酒打八折;买彩电居然送精品年份黄酒,一下子把其他品牌彩电干下去了。

这一招可真是绝了,一下子就抓住了老百姓的心。毕竟这年头,谁家还没个旧物件?这一来二去,顾客全都涌向了小麦集团和镜湖酒业。

“要我说啊,他们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徐大志抿了口热水,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那些小厂子也不是没想过应对的法子,可他们学得来形式,学不来精髓。徐大志的营销方案看似简单,背后却有一套完整的运营体系支撑。那些小厂子照猫画虎,最后反而亏得更多。

这一日,徐大志正在家里整理年货,突然接到厂里的电话,说是市里的领导要来视察。他赶紧收拾收拾就往厂里赶。

到了总厂办公大楼门口,就见几辆黑色轿车已经停在那儿了。徐大志心里咯噔一下,这阵势,怕是有事。

果然,会议室里坐满了人,除了市里的领导,还有那几个小厂子的负责人。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像是霜打的茄子。

“徐董来了啊。”主持会议的是市工业局的刘副局长,“今天找你来,是想跟你商量个事。”

徐大志找了个位置坐下,心里嘀咕。这阵势,怎么看都不像是好事。

刘副局长清了清嗓子,说:“现在市里这些小厂子,效益都不太好。上边的意思是,能不能让你们小麦集团和镜湖酒业,帮着带一带?”

这话一出,那几个小厂子的负责人眼睛都亮了,齐刷刷地看向徐大志。

徐大志心里明镜似的:这是要让他当冤大头啊!那些厂子设备老旧,管理混乱,工人积极性不高,接过来就是个烫手山芋。

“刘局长,这事儿......”徐大志斟酌着用词,“我们厂现在也在升级改造,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徐厂长,你这就见外了。”说话的是红光电子厂的厂长李大有,“咱们都是兴州的企业,应该互相帮助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