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2章 鲲鹏之变(2 / 2)

加入书签

高适摇头。

"因为它本就是鹏啊!"李白大笑,笑声惊飞了庙檐下的夜鸟,"只不过暂时以鲲的形态存在罢了。"

月光透过破败的屋顶,在高适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忽然觉得胸口有什么东西在发烫——不是酒劲,而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清明。

"我、我明白了。"高适结结巴巴地说,"李兄是说,我、我不必强求文采风流,可以走武将之路?"

李白笑而不答,只是又斟满一碗酒递给他:"明日我要去长安,高兄可愿同行?"

高适接过酒碗,仰头饮尽。酒液顺着喉咙烧进心里,他忽然觉得,这个萍水相逢的谪仙,似乎比任何人都更懂他。

"好!"他重重放下酒碗,这次没有结巴。

五更时分,高适被晨露惊醒。篝火已熄,李白正倚着庙柱小憩,怀中抱着空酒壶,嘴角还挂着笑。高适轻手轻脚地收拾行囊,却发现地上用树枝写着一首诗: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高适一个字一个字地辨认,当他读到"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时,手指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他抬头望向熟睡的李白,第一次感到,这世间真有超脱凡尘的人物。

晨光熹微中,两个年轻人并肩走向长安。

一个白衣飘飘,一个戎装肃穆;一个要去"仰天大笑出门去",一个想着"直取长安犒天子"。

他们不知道,这次相遇将如何改变彼此的命运,正如他们不知道,那个看似永恒的盛世,终将在渔阳鼙鼓声中分崩离析。

晨雾笼罩着通往长安的官道,露水打湿了高适的靴尖。

他跟在李白身后,看着那袭白衣在雾中时隐时现,恍若仙人。

"李、李兄,"高适紧走几步,"昨、昨夜你说的鲲鹏之变,我思来想去还是不明白..."

李白忽然驻足,转身时衣袂翻飞,惊起路边一群麻雀。他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高兄可知庄子为何要编这个鱼变鸟的故事?"

高适老实摇头。他自幼读的是《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对道家典籍一窍不通。

"你看那鱼。"李白解下酒葫芦灌了一口,指着道旁水沟里一尾游弋的小鱼,"它可会羡慕飞鸟?"

"自、自然不会。"高适结结巴巴地回答,"鱼离了水就活不成。"

"妙哉!"李白抚掌大笑,"可庄子偏说有条叫鲲的大鱼,化作了叫鹏的大鸟,飞上九万里高空!"他突然压低声音,"这故事讲的不是生物,而是..."手指点了点太阳穴,"这里面的变化。"

高适困惑地皱眉。他分明看见李白嘴唇在动,那些字句却像泥鳅般从指缝溜走。远处传来驿马的铃铛声,惊破了晨雾。

"我、我还是..."

"无妨。"李白将酒葫芦塞给高适,"北冥有鱼是假,中土有高适是真。高兄何必强求理解?喝酒!"

酒液火辣辣地烧过喉咙,高适呛得直咳嗽。李白笑得前仰后合,忽然指着天空:"看!"

一只苍鹰正掠过云层。高适仰头望去,阳光刺得他眯起眼。恍惚间,他仿佛看见那鹰的翅膀变成了鱼鳍,又变回翅膀。

"李、李兄是说..."高适结结巴巴地比划着,"人也可以...变化?"

李白没有回答。他解下腰间玉佩,在朝阳下翻转。玉上的游鱼纹饰随着角度变化,竟似生出了羽翼。

"高兄祖上可是名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