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章你的决定,我愿意陪你一起试试(2 / 2)

加入书签

原来是这样啊。

陈念安坐在陆拾川的书房,痛苦的浏览网页。

“电商助农这题材也太大了吧!”陈念安哀嚎,“我错了,你说得对,光靠萝卜白菜能卖几个钱,现在是沾了气候的光,如果天热的话,在原产地买了菜的人,东西还没运到菜都烂了吧。”

陆拾川坐在旁边的桌子上,摘下眼镜揉了揉发酸的鼻梁,“以后搬家,一定要多开出来一个书房。”

陈念安没听明白,陆拾川叹了口气,“你太吵了。”

这句话,大概就是陆拾川说的最隐晦的告白吧。只不过陈念安现在被难题困扰,也没深究陆拾川这句话背后的意思,站起身搬着电脑走过去,“是这个太难了好么,我当时确实是想简单了。”

“电商助农,仔细想想出发点确实是好的,能够带动一方经济。但是物流成本是个变数,五块八块的大土豆,运输的价格都比商品本身贵了。这件事充分说明,初级农作物始终位于经济的底层,难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陈念安托着下巴,“不然我把陈宇宴放到短视频那边吧?你们现在不是正在投放短视频gg,我觉得宇宴的外貌,完全可以拍摄相关的gg产品啊。”

陆拾川挑了挑眉,“现在开始病急乱投医了?”

“我承认当时是我草率了。”

“我觉得,你现在太执拗于‘公益’的概念了。电商助农,重点是在电商。质量和价格是电商的生命线,助农也好、公益也好,都是它的附加值,提供好的产品给顾客才是我们要走的路。”陆拾川把方才看得一摞资料递给陈念安,“这是近几年世界各国在助农领域做的一些尝试,有关英文的部分,我都已经帮你翻译成了简单易懂的中文,方便你阅读。跳出传统助农思维,用产品的质量推动行业的发展,换个思路再来琢磨琢磨这个事儿。”

陈念安拿着陆拾川整理好的论文,“你……不是不支持?”

“于公,在项目没有见到完整方案之前,我没有支持的理由。”陆拾川看着陈念安,“但于私,因为是你想做的东西,我倒是可以跟你一起研究研究,探索新的路径。”

***

陈宇宴在网上的确掀起了很高的呼声,很多收到货的网友都在表示货品新鲜,还有的提出想要再次回购。

为了了解市场,进行前期宣传造势,陈念安在官博上发起了晒单抽奖的活动,有不少人都开始询问是在那里购买的同类商品。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我们不动,那么其他的直播间就会闻风而动。”会议室,陈念安拿着方案站在会议桌的前面,朝着张玺说道,“据我所知,YG公司和‘一只电商’已经开始联系农产品公司,想要以公益作为噱头进行直播。并且YG目前的带货顶流尔赛子直播间在和网友互动的时候,已经剧透说下个月会搞一场助农直播,到时候让大家都来囤货。我的意思是,不妨借着陈宇宴的热度,继续把这一块工作推进下去。”

陈念安无意的举动,犹如投入水池中的那一粒石子,激起了千层浪。

大家闻风而动,借着公益搞助农电商,一来响应政策号召,二来有广大的市场,加上这次陈宇宴试水的成功,很多主播就怕晚了赶不上这趟车。

“我并不是不同意做这个。”张玺捏着鼻梁,陈念安的思维过于跳跃,总是无时无刻给他“惊喜”,“电商助农,我就问你三个问题。首先,产品的质量如何检验;其次,运输的时间如何保证;最后,对标的人群是什么?”

“其实我觉得您将整个业务复杂化了,我们或许可以拨开公益的外壳。”陈念安点了下大屏幕上的PPT,“只是单纯的把我们现在做的工作,看成是一个大型超市助卖就可以了。我们的直播间就是一个大型超市,各个地方的原产地就是我们的进货商。赣南的橙子汁多,那我们就和他们签订框架协议进行合作;丹东的草莓味美,那我们就和丹东的农户进行合作推广。除了水果,还有优质大米、上好牛肉、优质三文鱼,凡是我们能找到原产地的东西,都可以进行合作。”

“就像专门做零食吃播的贝兮兮,专门做健身减肥的王川,只不过你现在就是让陈宇宴专门做了农产品。我听不出它的独特性在哪里,这无非就是多了一个种类的直播而已。”

“它确实没什么特别的,也没有什么高大上,但这是我能想到的,最能可持续操作的方法。如果单单依靠某个县、某个村进行助农带货,就像您说的,风险大、产品单一、物流落后,甚至也不能保证我们直播的时间。但如果用这种方法,虽然我们工作人员辛苦点,因为要不停对接各个地方,寻找优质货源,但对于购买者来说,是最优方案。”

陈念安握了握拳,“张经理,或许您可以允许我……试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