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一十三章 乱起来才好(2 / 2)

加入书签

“然后,王大人说,说太子殿下德行有亏,不堪为储君,恳请陛下废黜太子。”

赵旭的眉头,几不可查地轻轻一蹙。

他就知道,会是这样。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他淡淡地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

“传话下去,让

“越是这个时候,越要谨言慎行。”

那内侍心头一凛,连忙躬身应下。

“是,奴才遵旨。”

坤宁宫内。

金丝楠木雕琢的窗棂,透着森然的冷意。

殿内燃着上好的龙涎香,那馥郁的香气,却驱不散空气中凝滞的压抑。

皇后一袭凤袍,端坐于主位之上,保养得宜的脸上,看不出半分情绪。

只有那紧紧攥着扶手,指节泛白的手,泄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

她刚送走了自己的亲哥哥,领军卫大将军,萧国公。

带来的,全是坏消息。

朝堂之上,弹劾太子的奏折,已经堆满了皇帝的御案。

那些平日里趋炎附势的墙头草,如今一个个都成了仗义执言的忠臣,恨不得立刻将她儿踩进泥里。

而那个老四,赵旭,更是得了天大的好处,如今在朝野内外的声望,如日中天。

她这么多年,竟是小瞧了这个庶子。

更让她心寒的,是皇帝的态度。

不申斥,不压制,任由那股废黜太子的声浪愈演愈烈。

这是默许,是纵容。

是在为那个贱种铺路。

她的瑞儿,她唯一的嫡子,难道就要这么不明不白地,被废了?

她绝不允许。

她萧家满门荣辱,她皇后的尊贵地位,全都系于太子一身。

太子若是倒了,她和整个萧家,便都完了。

皇后缓缓闭上眼,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冰冷的决绝。

“来人。”

心腹常嬷嬷,立刻上前,躬身候命。

“去,告诉萧国公。”

皇后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让他联络朝中所有能用之人,三日后,联名上奏,为太子请命。”

“就说太子虽有过,但已思过数月,幡然悔悟。”

“稚子犯错,尚可教改,何况是国之储君。”

常嬷嬷心头一凛,连忙应下。

“再者。”

皇后顿了顿,眼中闪过一抹狠厉。

“北疆那边,不是一直不太平吗?”

“让萧国公想个法子,给那些不长眼的蛮子递个信儿,让他们动一动。”

“动静,闹得大一些。”

常嬷嬷闻言,大惊失色,险些失声。

这是要,挑起边境战事?

皇后冷冷地瞥了她一眼。

“乱起来,才好。”

“国朝动荡,方显储君之重。”

“到那时,本宫自会求陛下,让太子戴罪立功,亲赴北疆,安抚边民,监军退敌。”

“只要立下这不世之功,什么过错,都能被抵消了。”

“什么贤王,什么民心所向,在赫赫军功面前,都不值一提。”

常嬷嬷这才恍然大悟,心中对主子的深谋远虑,佩服得五体投地。

她重重点头。

“老奴,遵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