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万邦来朝一(1 / 2)

加入书签

天启八年春,巴达维亚港的第一缕阳光刚洒在海面上,就被码头的热闹驱散了寒意。印度莫卧儿王朝的棉花商队、英国的钟表商队、西班牙的葡萄酒商队,还有澳洲卡拉部落的宝石商队,正排着队等候入关——这是萧如薰从欧洲、美洲归来后的第一个贸易旺季,南洋的通商规模,已远超所有人的预期。

张万邦拿着厚厚的通商账簿,匆匆走进城堡书房:“大王!上个月的通商税银突破了百万两!英国商人订了三万匹丝绸,西班牙商人买了两万件瓷器,连美洲印第安部落都派人送来五十斤黄金,想换咱们的冶铁工具!”

萧如薰接过账簿,指尖在“美洲黄金”那行字上停顿——上次从美洲带回的农具,不仅帮印第安部落提高了收成,还让他们主动打开了贸易之门。他笑着说:“让通商司的人准备好冶铁工具,再派两名工匠跟着商队去美洲,教他们打造农具和简单的铁器。另外,告诉英国和西班牙商人,要是他们能介绍更多欧洲国家来通商,咱们可以再降一成关税。”

张万邦刚应下,宋应星就捧着新的战船图纸闯进来,脸上满是兴奋:“大王!您看这个!我根据英国战船的结构,改进了咱们的‘远洋号’战船!现在船身更稳,还能装二十门神威大将军炮,续航能力也比之前强了一倍,就算去欧洲也不用中途多次补给!”

萧如薰接过图纸,只见改进后的战船不仅保留了大明水师的坚固,还吸收了欧洲战船的流线型设计,船尾新增的了望塔能看得更远。他忍不住称赞:“好!就按这个图纸造!先造三艘,编入远洋舰队,以后去欧洲、美洲就靠它们了!”

当天下午,萧如薰接到了来自京城的急信。信是徐光启写的,说天启帝打算在今年秋天举办“万国朝会”,邀请南洋、欧洲、美洲的各国使者去京城,展示大明的繁荣,同时与各国签订正式的通商盟约,让徐光启先来南洋,与萧如薰商议朝会的筹备事宜。

“万国朝会!”萧如薰读完信,心中大喜——这不仅是大明威望的体现,更是南洋通商成果的证明。他立刻让人去通知陈麟、张万邦、库鲁等人,明天召开会议,商议如何协助京城筹备朝会。

第二天清晨,众人准时赶到城堡。萧如薰将京城的信递给大家,说道:“皇上要举办万国朝会,邀请各国使者去京城。咱们的任务,一是挑选南洋的特产作为贡品,二是说服欧洲、美洲的使者参加朝会,三是派水师护送各国使者安全抵达京城。”

库鲁第一个站起来:“大王!澳洲的红宝石、棉花都可以当贡品!我还可以带着卡拉部落的勇士,去京城表演澳洲的舞蹈,让皇上和百姓看看澳洲的风采!”

张万邦也说道:“印度的棉花、暹罗的稻米、欧洲的钟表、美洲的黄金,都可以选作贡品。我这就去联系各国商人,让他们说服本国使者参加朝会!”

陈麟则说道:“水师这边,我会派‘南洋号’‘远洋号’等五艘主力战船护送,保证各国使者的安全。另外,我还会挑选五百名精锐水师士兵,跟着去京城,在朝会上展示南洋水师的军威!”

萧如薰点头:“好!就按你们说的办!徐大人下个月就到南洋,咱们要在他来之前,把贡品和护送船队准备好,不能让皇上失望!”

接下来的一个月,南洋再次忙碌起来。库鲁带着卡拉部落的青壮,去达尔文湾挑选最好的红宝石和棉花;张万邦穿梭在各国商队之间,说服西班牙、英国、印度的使者参加朝会;陈麟则忙着检修战船,训练护送的士兵;宋应星也没闲着,他造了十门小型神威大将军炮,作为南洋献给天启帝的特殊贡品,还特意在炮身上刻了“南洋归心,大明万胜”八个字。

五月初,徐光启抵达巴达维亚。看到码头上堆积如山的贡品和整齐的护送船队,他忍不住感叹:“萧贤弟,南洋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有了这些贡品和各国使者,万国朝会一定能圆满成功!”

萧如薰笑着说:“这都是托皇上的福。徐大人,您看这些贡品和护送安排,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吗?”

徐光启仔细查看了贡品清单,又去看了护送的战船,说道:“很好!贡品丰富,船队也足够安全。咱们明天就出发,先去欧洲、美洲,接上各国使者,再一起去京城。”

五月中旬,萧如薰和徐光启率领护送船队,先去了欧洲。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早就接到了消息,亲自带着使者在港口等候。看到大明的战船和满船的贡品,两位国王都非常高兴,当场表示会亲自带着使团去京城参加朝会,还额外准备了厚礼——腓力四世准备了十箱白银和一幅欧洲油画,查理一世则准备了五十座最新式的钟表和一艘英国战船模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