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8章 富贵超三代!!(1 / 2)

加入书签

院子里的气氛,

刚刚因为刘树义的转变而有所缓和,此刻又因为刘树茂的激烈反对而骤然紧张起来。

刘青山见三爷爷刘树茂情绪激动,眼看就要和二爷爷顶起来。

好不容易说动了刘树义,马上要稳住大局,又怎能被破坏?

他连忙上前一步,挡在两人中间,笑道:“三爷爷!您先别急,听我把话说完!”

“我和二爷爷绝对没有不让爷爷去燕京享福的意思,更不是不尊重您和二爷爷的一片孝心!”

他顿了顿,目光真诚地看着刘树茂,语气放缓但格外有力:“我们的意思是,燕京,爷爷当然可以去,也应该去逛逛、看看、住住,享受一下弟弟们的孝敬。但是——”

他话锋一转,伸手指向脚下这片土地,“咱们弯河这个根,这片好不容易打下的基业,也绝不能丢!这两者,并不矛盾,反而应该相辅相成啊!”

刘树茂被他说得一愣,眨了眨铜铃般的大眼,怒气稍缓,但脸上还是布满疑惑:“相辅相成?青山,你这话是啥意思?我怎么越听越糊涂了?”

“去燕京就去燕京,留弯河就留弯河,这咋还能一边占一边?”

刘青山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谨慎地转头环顾了一下四周。

虽然都是在自家院子里,但有些话,还是关起门来说更稳妥。

他对坐在角落的堂弟刘浩川使了个眼色,低声道:“老五,你去把院门关上,闩好。”

刘浩川虽然不明所以,但看到他严肃的神情,还是立刻应了一声“哎!”,麻利地起身跑到院门口,将两扇厚重的木门“吱呀”一声合拢,又用粗木门闩牢牢闩上。

院门一关,院子里的光线似乎都集中了些,气氛也莫名变得更加凝重。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屏息凝神,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刘青山身上。

刘青山站在院子中央,再次环视了一圈。

确认在场的都是至亲的家人,爷爷辈的三兄弟,父母叔婶一辈,以及堂兄弟姐妹们,他这才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一抹严肃和郑重,沉声说道:“接下来我要说的这些话,关乎咱们老刘家未来几十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

“大家听了,记在心里就好,可以仔细琢磨,但千万不要对外人讲,无论是多亲近的邻居、朋友,任何人都不能透露半分!切记!”

他这番郑重的叮嘱,让原本就有些紧张的气氛更加肃穆起来。

连原本气呼呼的刘树茂也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皱紧了眉头。

刘青山见大家都意识到了重要性,才继续开口,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坎上:“我刚才说,弯河是一张好牌。这句话,绝不是虚言!”

“这张牌,是咱们老刘家,是在座各位一起,呕心沥血打出去的!从当初一穷二白,到如今有了工厂、商店、招待所,成了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点名气的‘第一村’,这里面浸透了咱们全家人的汗水和智慧!”

他的目光变得深邃,仿佛能穿透时间,看到遥远的未来……

“这张牌蕴含的体量、能量和将来能产生的影响力,绝对远远不止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

“它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它将来能带给咱们老刘家的好处、收益,将是极其庞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

让这个惊人的判断在众人心中消化片刻,然后才抛出一个尖锐的问题:“那么,我们反过来想……”

“如果就像三爷爷您之前提议的,我们把爷爷接到燕京去享福,同时,也利用二爷爷、三爷爷您们的关系,给大爸、二爸、我爸,甚至家里所有适龄的人,都在燕京安排一份体面的营生,把咱们整个老刘家都迁到燕京,变成‘燕京人’。”

“到了那个时候——”

刘青山的语气陡然加重,带着一种警示的意味,“这弯河,还和咱们老刘家有什么关系?”

“我们人都走了,根也拔了,这里的一切,工厂、土地、名声……都将与我们无关!弯河,就会变成别人的弯河!”

“而弯河未来可能发展起来的一切红利、它所创造的所有价值、它所能带来的巨大声望和影响力,统统都将与我们老刘家失之交臂!我们辛辛苦苦栽下的树,却让别人摘了果子!”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抹痛惜,沉声道:“大家想想,那是不是……太可惜了?!简直是天大的损失!”

这番话,

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许多刚才还因为“去燕京”而热血沸腾的人头上。

刘福来、刘兆丰、刘茂财兄弟几个面面相觑,脸上兴奋的红潮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思索和凝重。

王凤仪、许美娟等女眷也皱起了眉头,显然被这个他们从未想过的角度给震住了。

整个院子一片寂静,只能听到沉重的呼吸声。

刘青山描绘的那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前景,让每个人都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和后怕。

看到众人陷入沉思,刘青山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

他趁热打铁,将话题引向了一个更深远、更具战略性的层面:“再者说,从咱们老刘家长远的发展来看,比如能否富贵三代?”

“老话常说,富贵不过三代。但谁不能打破这个惯例?谁家不想富贵下去?”

“目前,咱们老刘家的人脉和资源,主要集中在军中,依靠的主要是二爷爷和三爷爷。”

他语气平和,但分析却一针见血:“这当然是巨大的优势,是咱们家的根基。但从家族长远布局来看,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军队’这一个篮子里,风险是存在的,结构也不能说是最健康的。如果能有一个强有力的补充,在另一个同样重要的领域也扎下根来,那才是真正稳妥的百年大计!”

他顿了顿,目光坚定,伸手指向院外那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原,声音充满了自信和力量:“而眼下,这弯河,就是最好的机会,最理想的补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