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章 (第204章 )九墟阶圆满与四级高等宇宙文明的成功进阶(2 / 2)

加入书签

一旦捕捉到解绑雾的超力场信号,0.03秒内就能“惊醒”,瞬间切换到满功率模式,反制引力波立马成型。

等雾流消散,又能立刻“回笼打盹”,把能耗降下来。

经模拟巡航测试,这套方案让模块能耗直接砍去60%,单次充能从原先撑4小时,变成能扛12小时连续待命,哪怕遇到突发情况频繁切换模式,续航也能稳定在8小时以上,长期巡航的能源焦虑被彻底打消。

地球历2938年底,反制装置的衍生品“力场破封炮”研发成功。

这一装置不再满足于“被动防御”,而是能主动撕开强力解绑雾的封锁。

它以“引力-强核力共振模块”的原理为基础,通过强化1.46x1022hz的引力波强度,形成高强度的“反超力场脉冲”,可强行切断解绑雾内部的四力关联,就像用锋利的剪刀剪开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测试那天,三艘模拟敌舰释放的解绑雾在宇宙中形成一道数十米厚的“雾墙”,华夏号率先启动“力场破封炮”,一道金色光束直射雾墙。

只见原本密不透风的雾墙瞬间裂开一道宽达三十米的口子,内部的四力关联被彻底打乱,再也无法凝聚。

紧随其后的数十艘战舰主炮立刻开火,精准命中模拟敌舰的能源舱。

这意味着,华夏舰队不仅具备了“主动防御”能力,更拥有了“主动突破”的战术优势,战场空间被大幅拓宽。

林轩站在观测舱里,瞅着窗外慢慢散了的雾墙,手指头轻轻蹭着舷窗,语气里满是感慨:“想当初对着那解绑雾一点儿辙没有,到现在五百艘战舰又能防又能打,还折腾出能破解绑雾封锁的炮,这步哪儿是简单的技术突破啊!”

他回头瞅向埃隆他们,乐着补充:“这说明咱是真把四力大一统高阶规律给琢磨透了,不是光会背公式,是能把规律变成实打实的战斗力!”

埃隆凑过来笑着点头:“可不是嘛!以前见着那雾墙就头大,现在不光能防住,还能反手破了它,这底气全是实打实的技术给的。咱这四级高等科技算是玩明白了,可不是纸上谈兵!”

华夏舰队继续朝着宇宙深处航行,500艘战舰的淡金色护盾在星光下熠熠生辉。这一次,他们不再是面对四级高等文明解离武器时的“被动防御者”,而是手握反制利器、能主动开拓的“星际开拓者”,华夏文明向四级高等文明迈进的路上,一道关键的技术壁垒,被彻底打破。

26.3 九墟阶意外到达圆满境界

地球历2939年秋的华夏号,九层虚空乱流模拟舱的防护盾泛着冷硬的银辉。

林轩站在舱内,看着控制台显示的“高危级乱流参数”,这是他冲击九阶圆满的最后一道坎:“虚与实的自由转换”。

按修炼要求,他既要能完全融入虚空规避威胁,又要能瞬间脱离虚空将能量转化为战力,且转换过程中能量不能有丝毫损耗,意识流更不能紊乱。

此前在六层模拟舱的训练中,他最多只能做到“转换耗时1秒、能量耗损5%”,离“圆满”的标准还差得远。

刚启动模拟程序,问题就来了。

第一次尝试从虚态转实态时,能量重组到一半突然卡顿,整整3秒后幻形体才完全凝实,期间模拟舱的防护警报直接亮起,这要是在实战中,3秒足够被敌人击中三次。

第二次从实态转虚态,又因弱核力散逸过快,“意识流稳定性”直接掉到80%。

林轩坐在舱内陷入了片刻沉思后,翻出莱拉夫人残页的全息扫描件,盯着“虚实转换需‘核力恒稳’”那行模糊注解,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膝盖:“‘核力恒稳’……难道是说强核力得一直护住意识核心,不能随着转换松劲儿?”

接下来的大半年,他在九层模拟舱里反复试错。

地球历2940年春夏之交时,林轩试着将强核力的防护强度提升到80%。

从科学原理来看,强核力的核心作用是“凝聚与稳定”,过度提升强度虽能增强防护,但会让灵力粒子的运动轨迹陷入“刚性锁定”。

就像给齿轮抹了过量凝固剂,粒子间的活动空间被大幅压缩,导致能量整体呈现“僵滞态”。

这种状态下进行虚态转换,相当于带着一层密不透风的“能量壳”融入虚空,自然无法与虚空的流动性相契合,转换直接失败。

到了夏天,他转而调整弱核力的散逸节奏。弱核力本是“释放与调节”的关键,负责让灵力在转换中保持适度流动性。

可他为了减少能量损耗,刻意放慢散逸速度,导致灵力粒子的“代谢循环”变慢,就像水流被闸口堵得太死,失去了自然的冲劲。

等到实态转换需要爆发力时,“流速不足”的灵力无法在短时间内集中释放,连模拟靶标都打不中,问题根源在于打破了弱核力“散逸与凝聚”的动态平衡。

秋天,林轩又尝试用引力辅助转换。引力的作用是“牵引与定位”,理论上能帮灵力更快找到虚空力场的切入点,但他忽略了“力场兼容性”。

引力的牵引方向与虚空力场的自然流向存在15度偏差,两种力相互拉扯时,直接打乱了灵力粒子的自旋频率。

就像两股方向不同的风同时吹向一张纸,模拟舱内的乱流轨迹彻底紊乱,不仅转换失败,还得暂停修炼修复设备,这也让他明白,单一力的叠加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关键在“多力协同”。

到10月时,他已经失败了99次,“转换耗时”最短1.5秒,“能量耗损率”最低3%。从数据上看,每次失败的核心都是“力场平衡失衡”。

要么强核力过强导致僵滞,要么弱核力调控失准导致乏力,要么引力介入打破兼容,始终没找到多力协同的最优解,差着临门一脚。

10月中旬的一天,林轩启动了第100次尝试。这次他把模拟舱的乱流强度直接拉到“高危级上限”,想逼自己一把。

程序启动后,幽紫色的虚空乱流在舱内呼啸,监测屏上的“冲击强度”数值不断飙升,突然超出安全阈值,防护盾开始闪烁红光,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一股超强乱流直奔他而来,速度比以往快了整整两倍,根本来不及反应。

眼看就要被乱流撕碎,林轩下意识将强核力提到极致,这次并非刻意“刚性锁定”,而是让强核力围绕意识流核心形成“弹性防护层”,灵力粒子在保持凝聚的同时保留了微量活动空间,既护住了根基,又避免了此前的僵滞。

同时身体的本能让弱核力跟着乱流的节奏共振,没有刻意控制散逸,也没有强行凝聚,而是让弱核力像“波浪”般随乱流起伏,恰好契合了虚空的流动性。

就在乱流即将撞上他的瞬间,奇迹发生了。

强核力的“弹性恒稳”与弱核力的“动态共振”形成了奇妙的平衡,前者保证了能量核心不被冲散,后者让整体能量与虚空力场完美兼容,两者共同作用下,灵力粒子的自旋频率与空间能量波的振动频率精准契合,形成了稳定的“能量闭环”。

乱流冲击的刹那,他瞬间融入虚空即虚态,像水滴融入大海般避开了所有冲击。

冲击刚过,又在0.1秒内脱离虚空,此时“能量闭环”的优势彻底显现,没有能量损耗,还能将吸收的乱流能量转化为一道金色攻击波,精准击中模拟舱角落的靶标。

模拟舱的警报声戛然而止,监测屏瞬间刷新数据:“转换耗时0.1秒”“能量耗损率0%”“意识流稳定性100%”。

困扰他大半年的圆满难题,竟在生死瞬间的本能反应中破了。

林轩盯着自己的手掌,对刚才体内灵力突然的顺畅流转顿住片刻,原本卡在九墟阶中期许久的壁垒,正是因为“能量闭环”的形成被彻底捅破,灵力沿着经脉循环时再无滞涩,连感知力都比之前敏锐了数倍。

他皱着眉仔细琢磨,心头忽然冒出个念头:“难道……是在九墟阶有了重大突破,真就实现圆满了?”

林轩此刻确实已踏入九墟阶圆满境界。这一突破的核心,正是他在生死瞬间无意间达成的“多力协同-能量闭环”状态。

强核力的弹性防护、弱核力的动态共振,再加上引力与虚空力场的隐性兼容,共同让灵力粒子摆脱了此前的运动紊乱,形成了与空间能量波完全契合的稳定循环。

这种循环就像电路接通了最后一根导线,不仅消除了能量损耗,还让整体能量传导效率提升了300%,这既是九墟阶圆满的核心标志,也是他从“单一力调控”迈向“多力协同运用”的关键跨越。

舱门缓缓打开,守在外面的埃隆和洛克斯冲了进来,看着监测屏上的数据,洛克斯兴奋地拍着他的肩膀:“老林头儿!你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啊!比我那涂层实验还刺激!”

林轩嘴角扬着笑意:“可不是嘛,刚才差点以为要交代在里面,还好误打误撞找对了路子,比你调涂层配方可惊险多了!”

林轩走出九层模拟舱,阳光透过舷窗洒在他身上,感觉体内的念力与宇宙虚空仿佛连在了一起。

抬手能融入虚空,挥拳能凝聚能量,再也没有以往的滞涩感。

从2933年初入九阶时对着半页残页迷茫,到2934-2935年卡在中期瓶颈反复试错,再到2936年借洛克斯的实验突破高阶,最后2940年在生死间顿悟圆满,整整八年,他在华夏号的修炼设施里,靠着修正残页、同伴助力和无数次不放弃的尝试,终于登顶念力四级九阶。

当天下午,他在演示舱向众人展示“墟境圆满”的实力。

幻形体先是缓缓融入虚空,在演示舱内消失不见,只留下一道淡淡的能量轨迹。

下一秒,又从虚空中浮现,随手操控虚空能量凝成一把金色光剑,光剑挥舞间,还能引动周围的力场形成防护盾。

演示舱内顿时响起欢呼声,埃隆拍着他的肩,笑着说:“在华夏号这‘修炼摇篮’里终于练出这本事,值了!”

林轩望着舷窗外浩瀚的星海,心中清楚,九阶圆满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有了能在虚空环境中自由作战的念力,未来华夏号面对毁灭者文明或高维威胁时,不仅有反制护盾、力场破封炮这些“硬装备”,还有他这张“虚空战力”的牌。

他转头对众人说:“以后咱在这片宇宙里走,不仅战舰武器硬,咱的念力本事也硬,再也不用怕那些躲在虚空里的威胁了!”

这一次,他们的底气更足,前路也更清晰。

26.4 四级高等战力成型与文明的进阶

地球历2940年底,华夏文明的科研团队依旧忙碌不停,实验室的灯光每晚都亮至深夜,他们的目标,是彻底钻研透四级高等宇宙文明的基础科学理论,并将“四力统一理论”这一核心方向,转化为足以支撑四级高等文明发展的扎实基础。

泽尔盯着屏幕上不停跳的星系辐射数据,手在控制台上敲得飞快。

以前用的模型,一到跨星系计算就差那么点儿准头,现在他把“宇宙辐射影响系数”加了进去,就像给精密仪器装了校准器。

这下不管是河外星系那种辐射超强的地方,还是星际尘埃带那种复杂环境,强核力、弱核力怎么走,都能算得明明白白。

隔壁的马洛克也有大收获,他在满是公式的虚拟黑板前停下时,手里多了份“四级高等文明基础物理常数表”。

表上多了12个以前不知道的常数,像“跨星系引力耦合常数”“暗物质电磁响应系数”这些,尤其是“四力协同阈值常数”,简直就是把四力联动的能量大门给打开了。

最让人激动的还是伊芙的成果。

她做的“四力谐振能源转换装置”第一次启动时,能量转化效率直接飙到了92%。

这可是现在反物质装置的2.7倍!

实验室里瞬间就沸腾了,华夏文明终于把四级高等文明的能量理论,变成了能攥在手里用的技术。

时间一下子到了2944年,在银河系边缘旋臂的xc-734资源行星上,一场能决定文明等级的多项实验开始了。

地下控制室里,四力发电装置的绿灯一直亮了1000小时,能量输出的波动比预想中还小,才1.2%。

星图预测系统更厉害,算出来的10光年内星体运行轨迹,和实际看到的几乎没差别,准确率高达99%。

在指挥舱屏幕上跳出“理论验证通过”这几个字时,林轩看着窗外xc-734行星的红色地面,突然觉得,华夏族人和宇宙之间的距离,好像又近了一大步。

“四力时空关联效应”被破解,强核力与引力在极端时空里的转化密码终于解锁。

“多星系力场叠加计算方程”稳稳立住,跨星系航行再不用怕路线算错。

“四力响应合金”成功问世,管它是强引力场还是电磁风暴,这材料性能稳如泰山。

就连“四力分级调控算法”也被摸得门儿清,想强化哪种力、让多力怎么配合,都能精准拿捏。

此刻,华夏文明向全宇宙掷出重磅宣告:已彻底吃透四级高等文明的基础科学,文明正式进阶四级高等!而这份宣告,绝非空口无凭。

如今,xc-734行星已成华夏舰队的“升级工厂”,战舰正一艘接一艘开进改装船坞。

单说引擎升级就足够震撼,强核力把正反物质湮灭区域压到102?kg\/3,能量密度直接是四级中等文明的5倍。

弱核力攥住了粒子衰变的时间,半衰期精确到3.2x10??秒,输出稳得没话说。

电磁力能量转化效率飙到91%,引力场还把能量损耗压到了0.8%以下。

维克斯猛地攥紧拳头,声音里满是激动:“基础科学全打通,引擎性能还翻了倍!咱华夏文明这步棋,直接把跨级发展的路给踩实了!”

马洛克眼睛亮得发烫,拍着桌子笑道:“可不是嘛,以后跨星系航行再无顾虑,这‘升级工厂’简直是舰队的‘超级充电宝’,太爽了!”

洛克斯嘴角扬得老高,语气里满是赞叹:“从理论到材料再到算法,一环没漏全落地!就等着看咱改造后的舰队,在宇宙里露一手了!”

改完的引擎一启动,87亿千瓦的功率能带着6.3亿牛的推力,把战舰最快推到52%光速。

而且战舰之间共享能量时,能同时给8套系统分配,误差连0.3%都不到。

武器的升级更让人害怕。

战术武器换成了“四力时空弹头炮”,打到目标时,先靠时空曲率把强核力拉满,3.8公里内的原子结构一下就碎了,破坏力比四级中等文明的武器翻了两倍多。

弱核力还能再添把劲,让粒子衰变释放的能量多42%。

电磁力能打出1.7x10?pa的冲击波,引力场还能把偏差控制在0.5米以内。

这炮在42万公里的射程里,能连打120次都不发烫,打穿四级中等文明的护盾时,还能多剩50%的力气。

战略武器“时空坍缩重炮”更是杀招。

它把强核力和引力的耦合系数调到1.2,一炸之下,目标核心物质的原子核99.99%都会碎。

弱核力能把杀伤半径再扩75%,电磁力却能把误差锁在0.1公里内。

引力场还能造出8x10??1的时空曲率梯度,像一只手死死攥住要破坏的区域。

这炮的破坏范围能在120到450公里之间随便调,毁伤行星核心的力道比四级中等文明强68%,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却少了一半还多。

到了地球历2948年,最后一艘战舰改完时,华夏舰队在xc-734行星的轨道上排好队。

战舰舷光闪烁,武器蓄势待发,这一下,就宣告华夏舰队正式具备了四级高等文明战力。

休整三日后,舰队再度启航,幽蓝色的推进光焰划破虚空,朝着厄琉斯星系稳步前行。

按照升级后48%光速的巡航速度计算,舰队将在一年内跨越约4.56万亿公里,顺利进入厄琉斯星系范围。

这个距离有多远?相当于从地球到比邻星往返近6次,足以横穿大半个武仙座旋臂的边缘星域。

此刻星图上,代表舰队的光点正沿稳定轨迹移动,与厄琉斯星系那枚红色标记的距离,正随着每一分每一秒的航行,缓慢却坚定地缩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