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7章节(1 / 2)

加入书签

第 127 章节

这些事情产生蝴蝶效应,对未来有变动,那就让龙卷风来的更猛烈些吧!大不了,就是我掌握的那些所谓的历史,全变成了滑稽之谈罢了。”抱着这样的想法,梅洛普开始了她的中国之行,现在,距离她当初留言里说好的回到伦敦还有五天时间。五天,着实不够做一些大的行动,但是“能做多少就多少吧!大不了回伦敦之后,像汤姆说的那样帮助英国政府对抗纳粹德国,都是抗击法西斯,也是和‘祖国’同在。”

明确自己的想法之后梅洛普先对自己的服装做了改变,变成这个时期的旗袍样式。但是头发和外貌很难改变,又不是易容马格斯,怎么办呢?

最终,梅洛普决定就像在挪威皇宫一样,给自己按一个身份,‘这里是西安,应该离共|产|党的根据地延安很近,就说是苏联人吧,这时,国际上对中国抗日援助最多的就是苏联了,而曾经建立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共|产|党人应该对苏联人抱有好感吧。“苏联援华飞行员的妻子,这个身份应该没问题。”这样想着,梅洛普吃完包里的面包和烤肠,向着延安的方向出发。

尽吾力,听天命

梅洛普先将两个加隆融化后到西安的当铺兑换了一些民国现在的钱。因为她想到自己不可能轻易见到伟人们,毕竟现在是特殊时期。所以在去之前梅洛普就提前写好了一封信,一封算是“情报”的信,里面记了一些梅洛普知道的日军的进攻线路和提醒不要激烈抗争,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要“攻其后方,断其供养,同时发动普通百姓,动员人民”什么的,说白了,就是当年思政课上学的那一套。

然后,梅洛普当然不会从西安步行去延安,或者采用巫师的出行方式,她在西安租了一辆马车,然后让车夫带她去延安,虽然她在做这些的时候得到了异样的眼光,但是有钱谁不会去赚呢?梅洛普花了半天的时间从西安到达延安,到达后,她给了车夫一些钱,让他先在旅馆等她,然后就一个人上街了。

梅洛普先到报亭买了那期刊登着《新民主主义论》的《解放》期刊。要知道她大学学毛邓的时候,清楚地记得毛爷爷是这个时候发表的这篇大作,身为长在红旗下的人,怎么能不收集来拜读一下呢?

而梅洛普忘了她现在顶着一张标准的外国人的脸,她去买杂志的时候,很显然受到了围观。就算是21世纪,如果在中国的街头,看到一个穿着旗袍的外国人,在买宣传抗战的杂志,这都是一个怪异的画面,更何况是那个时候的延安了。所以在梅洛普付完钱后,有一个方脸的长相和善的中年人用有些磕磕绊绊的英语问梅洛普为什么会买这本杂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