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0章 为何不顺手藏一些呢(2 / 2)

加入书签

刘光福赶忙把这个喜讯告诉二哥,回到家还要和老婆分享。

更重要的是,他要告诉父亲刘海中,从此不必再依赖他,他自己就能养活全家。

\"接下来我也有的忙了。\"

许大茂看了看日程表,未来三天都有应酬安排。

其实不过是大家找个借口聚餐喝酒,大家都心知肚明,生意早已谈妥。

但假装没谈成,这样就能多出去几次,岂不是更好?

另一边。

刘光福兴奋地找到刘光天,告知他学车的事情。

\"好啊,光福,这样一来,咱们兄弟俩在许哥面前就是最亲近的人了。\"

刘光天并不嫉妒,他是亲弟弟,弟弟成功了,他脸上也有光彩。

他们唯一的烦恼就是大哥,只要大哥一回家,父母的关注点全在他身上。

现在好了,他们都出了头,这下足以证明父亲刘海中的眼光有问题。

\"二哥,我们是不是该做点什么感谢许哥?他这么照顾我们。\"

刘光福一时想不到好法子,不过这事可以问问二哥。

他想不出,或许二哥会有好主意。

\"唉,这事我又何尝没想过,不然早就行动了。\"

刘光天确实没什么好办法,因为许大茂什么都不缺。

若有人胆敢招惹许大茂,刘光天虽可助其教训对方,却苦于不知此人是谁。

\"二哥,我有个主意。\"

刘光福拉着刘光天躲到更为隐秘之处,说起早年间的事。

\"几年前,我运气不错,从库房里偷出了一些字画,不知是谁的,便悄悄藏了起来。\"

说到这里,刘光福有些得意,那些字画其实是他从仓库里偷来的。

他可不是笨人,既然要销毁,为何不顺手藏一些呢?

起初,他对这些字画并无兴趣,但因许大茂似乎喜爱这类东西,于是便将它们偷偷带走。

后来,事情闹得挺大,许多人询问此事,刘光福一直没敢承认。

如今看来,已经没什么问题了,他也想起了这件事。当初藏起来后,多年未查看,不知是否损坏。

听他说完,刘光天觉得可行,觉得拿给许大茂应该无妨。

\"还犹豫什么?我们这就去找!\"

兄弟二人悄悄溜出了工厂。

先找回字画要紧,其他的以后再说。

刘光天他们外出一圈返回,厂里竟无人察觉他们曾离开。

大家都埋头干活,连许大茂都特意到厂房查看情况。

\"头儿。\"

李国生远远看见许大茂进来,放下手中的活计快步迎上前。

上司面前,总得恭敬些,县官再大也比不上本地领导啊。

\"我得好好谢谢你,这个月分的豆油,真是帮了我家的大忙啊。\"

李国生话语间难掩喜悦,家里五口人,只有他和妹夫有工作。

姐姐和妹妹至今尚未找到工作,好在房子总算定了下来。

经过一番砍价,花了千余元买下一栋四合院,虽然小了点,但一家子勉强够住。

最大的难题还是吃饭,所有东西都定量供应,无论是肉还是油,都需要票证。

人生地不熟,也不敢去自由市场购买,怕碰到熟人丢了面子。

幸好厂里发放豆油,这豆油一发下来,平时不仅吃得香些,还能分给邻居一些。

邻里关系很快就熟络起来,有人甚至会把自己舍不得用的肉票送过来,大家都很开心。

“你平时给了我不少猪肉,可家里人口多,还是不够吃。”

李国生的姐姐和妹妹都不是那种扭捏的人,抢着吃是常事,若不是母亲管着,恐怕早就闹腾起来了。这也不算稀奇,大家都馋,没人不馋,吃几天肉并不能解决问题,除非天天吃,不然这馋劲儿是压不住的。

“国生啊,咱们之间不用这么见外。当初我答应你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工厂交给你管理后,效益特别好,这个月的日均利润快到一千七了。照这样下去,下个月我们一定能突破两千。”

许大茂对此毫不在意,不过是些豆油罢了,对他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在空间里榨油虽然无聊,但总比闲着强。

他其实也试过榨菜籽油和茶油,但很快放弃了,觉得豆油就够用了。粮站那边同样可以用油来调配资源,比如跟肉联厂换猪肉,或者跟副食品厂换罐头。

公家的东西不动,但平时省下一些,就能在需要时与其他单位交换物资。因此,负责后勤的人都喜欢找那些节俭的人,越节俭越好,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

许大茂用刘全有也是这个道理,李国生这种老好人不适合管后勤,要是让他管,别人找他要吃的,有原则还好,没原则的话,那就是老鼠进了米缸。

“国生啊,有没有考虑过考大学?”

许大茂曾打听过李国生的情况,知道他的高中成绩还不错,只要努力,应该有机会考上一些大学。今年的高考录取率有六点多,上大学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头儿,您怎么突然问起这个?学校教的东西,我都忘光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