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6章 到时候详谈(1 / 2)

加入书签

肖仁杰给曲非提了四条建议。

第一,打铁还需自身硬。

虽然说“好酒也怕巷子深”,但是前提酒是“好酒”。如果酒是“劣酒”的话,即便巷子浅也白搭。

产品质量是决定竞争力的主要方面,宣传和包装设计都是次要方面。

远征集团可以委托世界最知名的权威检测机构,对其生产的支架进行检测。

把权威检测机构检测的各项参数,和其他品牌支架的参数放到一块,让患者自己对比。

货比三家,患者自然选择质量最好价格又低的远征支架。

当然有很多专业术语,患者看不太明白,还需要专业医生给他们讲解。

因此,我们要想抓住患者,就要先抓住心内科的这些医生。

第二,解决问题要抓住重点,解决矛盾要抓住矛盾主要方面。

心脏支架好不好,电视上做广告、报纸上写文章,固然对患者有作用。但是对患者起主导作用的却是专家医生。

某品牌支架好还是不好,99%的患者都弄不明白。对于支架好坏的认知,他们主要还是听从专家医生的。

所以,若想提高远征集团支架的知名度和口碑,还得抓住专业医生这个群体。

现在医药行业竞争不是很正规。远征集团也不能“众人皆醉我独醒”,必要时也得学会“随波逐流”。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嘛!

第三,宣传形式要多样化。

做广告不要局限于报纸和广播。眼下电视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前面两种媒体。

但是医疗器械,尤其是心脏支架这种植入类医疗器械,直接打广告效果并不好。

曲总为贫困农民无偿捐赠心脏支架,报纸、电视等主流新闻媒体对这个事件给予跟踪报道,这种宣传方式就不错。

像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软广告,要比花重金直接打广告效果好得多。

建议曲总在电视台以“远征集团”的名义,赞助几个专题节目。譬如“远征医学知识竞赛”和“远征医学大讲堂”等等。

当然,远征集团也可以赞助某些高级专业医学刊物,开展一些心内科方面的研讨会。让远征集团生产支架深入这些专家学者的内心,让他们只要想冠状动脉支架就想到远征集团生产的支架。

第四,建议把这4000个无偿捐赠的心脏支架分四年投放。

像这种慈善行为,和风细雨细水长流要比暴风骤雨虎头蛇尾效果好,拉长战线要比缩短战线效果好。

首先,这样做可以避免浪费。

远征集团一年一个省无偿捐助1000个支架。也许真正的贫困农民每年只有三百或者五百个。而剩余的五百或七百个支架,恐怕就会被医院医生送给有关系的非贫困户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