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4章 大杂烩的地理(1 / 2)

加入书签

云逸根据郑书南所说的信息在心中构建出起了一份当下的地理地图,

然后,云逸惊奇的发现,

这个世界的地理状况和华夏很不一样。

就比如这像是富春江一般的南陵江,

它居然是从长江延伸出来的,

而分界点就在浔阳!

这样的情况就意味着,

在黄山南坡一带的地理地势很低!

甚至连同那一片的山区都和华夏很不相同,

也只有这样,才能供这条南陵江流过。

而在富临和南陵之间还存在有一座非常高大的山峰,

名为凌山。

此山是华夏土地上所没有的,

他矗立在南陵江的必经之路上,

并粗暴的将其一分为二。

同时,南陵江的规模可比远富春江宽大得太多,

就其末尾处,比之长江的尾端都要宽阔。

其大部分的江水都是来自浔阳地区的分流,

而这就意味着,浔阳地区并没有华夏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同时,鄱阳湖作为调节长江中下游水域的这一点作用也是被南陵江给替代。

这样的诡异地势,绝对不是华夏所拥有的。

而且,这个世界的地理情况好像更加宽大,

许多地区原本是海洋的此刻已然成为了陆地,

比如钱塘江的入海口到整个杭州湾,

这片地区现在已然是陆地了。

而且,现在的南陵城正是在此片区域!

看起来,这个世界的地理对比起地球而言,

已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诸如那东海之外的瀛、夷二州也是如此。

而南陵江的另外一个发源地,

是位于新安郡的新安泽。

以及流域周边的无数个若干大小的支流。

这些水资源齐聚一堂,

并陆续汇聚成了南陵江的一部分源头。

同时,由于新安郡位于婺州西北方,

那一片的山势较高,因而雨水很充足。

在其州郡之地内,

山间河流、溪流、湖泊等等的诸多水资源非常的丰富。

因为这些原因的加持,

这才能够汇聚出南流江的部分源头,

并在后面造就出了流量如此巨大的南陵江。

并且,地处于南陵城的西侧,

那座很是高大的分陵峰,

即凌山,

它直接将南陵江一分为二。

如此的惊人地势结构,

说实话,以云逸的这么点地理知识,

是很难想象出具体情形来的,

甚至连地理知识都有些对应不上了。

之后是淮江,

这个淮江比之华夏的淮河要宽险得太多。

不然的话,它也不可能成为虞朝与梁靖以及北齐二国的边境线所在,

同时在这个淮江天险的两岸,三国的边防重镇分布密集。

而且,淮江的发源地这些我们之前也说过,

乃是终年积雪的终南之山,

如此,淮江的地理走向也肯定与淮河不同。

再加上源头那里还有着常年被冰雪所覆盖的雪域高峰,

想必东部地区的水汽在抵达这里后,

必然会在淮江的上游地区养出非常多的支流来。

因而在这种的水资源形式构成下,

这淮江的规模,想不大都难。

甚至是那位于梁靖国和北齐国境内的湟水,

那经典的右几字流域也是非常凶险。

不然也不能作为梁靖国和北齐国的国境线所在。

再加上还存在有那个什么叫做沙祖的大湖。

同时,在这一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