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0章 第朝堂新格局(1 / 2)

加入书签

盛夏的暴雨来得又急又猛。

太极殿内,沉闷的空气压得人喘不过气。

太后端坐在珠帘之后,手中佛珠捻得飞快。

自楚凝玉遇刺已过去七日,朝堂上的暗流不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启禀太后。"

兵部尚书出列奏道,"北境传来捷报,陛下已收复灵武城,斩敌万余。

但..."

他犹豫了一下。

"军中突发怪病,数百将士高烧不退,伤口溃烂难愈。"

殿中文武顿时议论纷纷。

太后手中佛珠一顿:"可查明病因?"

"军医束手无策,只说是'邪气入体'。淑贵妃亲自诊治,也未见好转。"

听到"淑贵妃"三字,珠帘后的太后眉头微蹙。

萧玉淑随军出征本就不合礼制,如今更插手军务...

"太后容禀。"

礼部尚书突然出列,"老臣以为,此等怪病恐非偶然。

自楚妃遇刺以来,长安城内怪事频发——太庙铜鼎无故开裂,钦天监夜观天象见白虎星大亮..."

"李大人此言差矣!"

徐世泽厉声打断,"天象之说虚无缥缈,岂可混同军国大事?"

"丞相大人,"

李尚书冷笑,"下官还没说完呢。

据密报,大楚旧部正在边境集结,而楚妃遇刺当晚,有人看见刺客称她为'皇姐'..."

这句话如同冷水入油锅,朝堂瞬间炸开了锅。楚妃乃大楚公主,若与敌国暗通款曲...

"放肆!"

太后猛地拍案,"楚妃为救陛下耗尽心力,如今重伤未愈,尔等不思抚恤,反而妄加猜疑?"

李尚书慌忙跪地:

"老臣不敢!只是..."

"这是什么?"

太后声音转冷,"还是说,有人指使你在此搬弄是非?"

李尚书汗如雨下,不敢再言。

太后环视群臣,目光如刀:"传哀家懿旨,即日起,长安城戒严,各门增派禁军。另派御医十人,携宫中珍药速往北境。"

退朝后,太后独留徐世泽议事。

"丞相以为,此事背后何人主使?"

太后直截了当地问。

徐世泽沉吟片刻:

"老臣怀疑与宁家有关。自陛下离京,宁大人频繁与各路藩王往来,其女宁婉儿又恰在北境..."

"哀家也是这般想。"

太后冷笑,"宁家野心不小,竟想借机除掉楚妃,独霸后宫!"

"不仅如此,"

徐世泽压低声音,"老臣收到密报,宁大人近日与一位'黑袍客'过从甚密。而北境军报中提到,敌军统帅身边也有个黑袍术士..."

太后手中佛珠突然断裂,檀木珠子滚落一地:"四象之争?"

徐世泽沉重地点头。

作为唐羽心腹,他知晓部分内情。如今白虎再现,朱雀沉睡,若宁家真与黑袍人勾结...

"传哀家口谕,"

太后当机立断,"秘密控制宁府,但先别打草惊蛇。另外,加派暗卫保护楚妃。"

徐世泽领命而去。太后独自站在窗前,望着瓢泼大雨,心中忧虑更甚——唐羽远在北境,既要对抗敌军,又要提防内鬼;长安城中,世家蠢蠢欲动,四象之争暗流汹涌...

"报——"

一名宫女慌慌张张跑来,"太后娘娘,楚妃娘娘醒了,但...情况有些不对..."

慈宁宫偏殿内,楚凝玉靠坐在床头,脸色苍白如纸。

令人不安的是,她眉心那道本已淡去的朱雀纹,此刻竟红得刺目,仿佛有火焰在皮肤下燃烧。

"楚妃,"

太后轻声问道,"可还记得发生了什么?"

楚凝玉眼神迷茫:

"臣妾...梦见了一只火鸟...它在呼唤什么..."她突然抓住太后的手,"陛下有危险!白虎...不只一个!"

太后心头一震:

"什么意思?"

"项燕...我弟弟...他体内也有白虎之力..."

楚凝玉声音发颤,"他们是一体的...南北呼应..."

这个信息太过惊人。

太后立刻意识到,若真如此,那么北境的黑袍人与项燕很可能是同源分身!唐羽面对的敌人,远比想象中可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