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年行舟的故事23(2 / 2)

加入书签

他没有闭上眼睛,只是把头转开,凝望着黑石峰山腰上,那座已堆满了叛逃者尸骸的尸架上。

月光透过迷蒙的红色灰雾,凝在那高高的尸架上,诡异奇艳的噬魂花在尸架顶端开出大朵绝艳之花,悄无声息地伸展着如钩藤蔓。

他努力辨认着,试图在那中间寻找师父杨桓的遗骸,渐渐地,泪水迷蒙了他的双眼。

叛逃者的脆弱姿态令人群发出讥讽和轻蔑的哄笑,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地羞辱他,各种肮脏的东西被团成一团扔进来,小孩拉下裤头,往牢笼内撒着尿。

而坐在笼内的年轻叛逃者恍似未觉,一动不动地承受着,目光从那尸架上移,若有所思地凝视着黑石峰的高高山尖。

月过中天,疲惫的人群泄愤完毕,终于陆续散去。

那名高大的黑袍祭师来到他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薛铮擡起头来,看住那鹰一般锋利的双眼,祭师极具穿透力的目光阴戾而高高在上,含着某种对浮游生命的怜悯和嘲弄。

忽明忽暗的火光映照下,祭师的脸庞显得很年轻,但暴露在袍袖下的手青筋凸起,枯瘦如柴。

“叛逃者,”他开口了,声音尖锐刺耳,“做好准备迎接对你的审判。”

“什么时候?”

“三个时辰之后,”黑袍人答,手指向祭台中央,“明日第一缕阳光照射到那里的时刻。”

薛铮不置可否,只问道:“和我一起来的那两人呢?”

黑袍人略微诧异地盯着他,这名叛逃者目光澄明而镇定,并没有他预料中绝望恐惧,或者空洞麻木的神色。

他不动声色,沉默片刻才答:“你的审判结束后,他们将在谷外被处决,九难谷不能被外来人的血所玷污。”

薛铮放下心来,一言不发地扭开了头。

黑袍人紧紧凝视他片刻,拂袖转身。

“你的鲜血,将被用来祭奠我们的祖先,你的灵魂,将永远被禁锢于黑石峰下,看守我们的信仰之源,”他缓缓说道,“叛逃者,好好享受这一夜吧,这将是你此生渡过的最后一个平静的夜晚。”

“信仰之源?”薛铮心下冷笑,目光再次转向夜色下突兀矗立的那座黑石峰。

祭师走后,火光熄灭,祭台上下很快空无一人。

叛逃者被铁链锁在牢固的铁笼里,因此并没有特别派人看守。

月轮西移,有轻微而急促的脚步声穿过空旷的广场,往牢笼这边疾速而来。

薛铮睁开眼睛。

来的是一个女人,穿着一身灰色的布衣,头发用一张灰布包裹住,衣袖挽到手肘,露出瘦骨伶仃的手臂。

月光照在她脸上,她的脸庞憔悴而苍老,鬓边有零星的白发,但她蓄满泪水的双眼仍然显得明亮而清澈,抓住铁栏的双手急切而有力。

薛铮朝她挪了挪身体,仔细地端详着她。

“你是端珞?”他不太确定地问,“我的……母亲?”

女人跪倒在地,放声大哭。

“真的是你!是我害了你们!”她一面哭一面语无伦次地说,“是我害了你,害了哥哥,如果十四年前我没有让哥哥带你离开,今日你就不会——”

薛铮将手伸出铁栏,握住她的手,轻轻唤了一声:“阿娘。”

端珞将脸贴在他手背上,抽泣不止。

薛铮轻轻道:“我是最幸运的人,因为你做了那样一个决定,我得以在外面的世界长大成人,我永远感激你。”

“你不怪我?”端珞擡起头,泪眼朦胧地看着他。

“当然不,”薛铮笑道,“这么年,你们在这里生活得好么?你和……哥哥?”

端珞的情绪略微平静下来,她点头道:“还好。我学了刺青术,所以在族里,还算受人尊敬。”

“我哥哥呢?他怎样了?”

端珞以袖揩去眼中泪水,语声中透着一股苦涩之意,“你是说阿云?我原本把他藏在谷外的一个山洞里,他一直不会说话,所以当年我和哥哥在洞里商量带你走的时候,并没有避讳过他。”

她停了停,目光转到不远处黑石峰山腰处,那座尸架顶端之上。

“哥哥带你走后不久,二祭司发现了我在谷外的秘密,把阿云带了回来,那时我已继任成为族内的刺青师,所以他们并没有为难他,只是把他单独关在一间屋子里,每天晚上,允许我去探望照料他……”

端珞的目光转回薛铮脸上,含着深深的歉意和自责,“两个多月前,阿云忽然开始说话,一开始零零碎碎,我很高兴,鼓励他尽量地说,他很快就能说一些很完整的话出来,而且我不在的时候,他也会自言自语地说,什么话都说,只要是他听过的他都说,甚至是很久以前他听到的,埋在他脑子里的那些话。”

薛铮一下都明白了。十四年前杨桓与端珞的相认、在山洞里商议带他前往明月宗时,那些对话都深深印在了端云脑海里,而一旦他能说话,这个秘密便再不能维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