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一体双魂42(1 / 2)
章玉顿了顿补充道:“就是年大将军出征以后不久怀上的,月份还浅。”
文鸳听到华妃怀孕的消息,脸上立刻绽放出由衷的、极其灿烂的笑容,她连忙起身行大礼:“恭喜娘娘!贺喜娘娘!这真是天大的喜事!皇上若是知道了,不知该有多高兴!”
她的喜悦感染了华妃,年世兰抚摸着尚未显怀的小腹,脸上也难得露出了带着母性光辉的、真实而满足的笑容。但她很快想起了正事,追问道:“你的恭喜本宫收到了。快说说,本宫什么时候告诉皇上?”并不知道欢宜香幕后真凶的华妃想着告诉胤禛。
安陵容在内心世界对文鸳使了个眼色,接着,她急忙接管了身体,说:“娘娘,此事不应该告诉皇上,而应该先告诉年希尧大人,并让他再告诉年大将军。”
华妃疑惑了:“为何啊?”
安陵容急忙用之前她提出的“欢宜香的真凶是皇后论”来自圆其说:“娘娘,皇上若是知道了,他一高兴肯定会告诉后宫众人,而皇后一旦知道这件事,只怕会对娘娘不利!现在趁着月份浅,娘娘告诉年希尧大人和年大将军,才能做好应对。”
华妃却有些奇怪:“那为何不直接告诉二哥,而要让大哥转述给二哥呢?”
文鸳在心里已经闹开了:“她居然没想到年羹尧有人监视,还没想到自己也是监视的一环!她…”安陵容和文鸳可是早就有打算借八爷党的力脱离现状,而现在的前朝局势正是按照她们的想法在走。
虽然文鸳在心里叽叽喳喳,但安陵容不愧是安陵容,忽悠华妃这不多的智力还是够用了,何况“一孕傻三年”也不是胡说的,华妃现在比平时还要笨!
安陵容微微垂首,语气恭敬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条理:“娘娘明鉴,此举正是为了年大将军和您腹中皇嗣的万全考量。”
她抬起眼,目光清澈地看着华妃,缓缓道出缘由:“第一,年大将军远在西北,肩负征讨重任,军务繁重,心神皆系于战事。若由宫中直接传递如此重大的喜讯,难免会引得大将军心绪激荡,万一因此影响了前线决策,岂非因喜生祸?由年希尧大人以家书形式,用家常口吻‘顺便’提及,语气更为和缓,既能传达喜讯,又不至于让大将军过于分心。”
“第二,”安陵容压低了声音,“娘娘细想,皇上对年大将军固然倚重,却也…并非全无顾忌。若由娘娘直接告知皇上,皇上欣喜之余,是否会觉得年家兄妹联络过于紧密,甚至…有意借此喜讯影响前朝局势?但若通过年希尧大人转达,则显得是年家内部寻常通信,皇上即便知晓,也只当是家事,更能彰显年家谨慎、不恃宠而骄的本分。”
她观察着华妃的神色,见她若有所思,便趁热打铁,抛出了最关键的理由:
“这第三嘛,也是为了防范小人。娘娘您想,若是直接告知皇上,皇后那边必然第一时间知晓。她若暗中使绊,比如在送往西北的官方文书或赏赐中做些手脚,或是散布些于年大将军不利的谣言,我们远在京城,如何能及时应对?但通过年希尧大人私下传递,消息更为隐秘稳妥。待年大将军有了准备,娘娘您这边也坐稳了胎像,届时再风光禀告皇上,岂不是双喜临门,万无一失?”
安陵容这一番话,半真半假,既抬高了华妃和年家,又点明了潜在的帝王心术和后宫险恶,更暗合了华妃内心深处对皇后乃至帝王的一丝不信任。尤其是最后那句“风光禀告”、“双喜临门”,简直说到了华妃的心坎里。
华妃原本的疑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点醒的恍然和深以为然。她抚着小腹,点了点头:“怜常在思虑周全,确是本宫一时欢喜过头了。就依你所言,先告知大哥,再由大哥写信给二哥。”
她看向安陵容的目光更加倚重:“此事,便交由你去办,务必隐秘。”
内心世界,文鸳几乎要跳起来:“小安!你太厉害了!这下消息不仅能传到年羹尧那里,更能通过年希尧直接落到八爷党手里!我们这步棋走对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