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97章 她不求凭证,她造回声(2 / 2)

加入书签

他没有参与争论,而是在众人视线的死角,悄无声息地将一份厚厚的文件,与另一份薄一些的文件调换了顺序,然后若无其事地将它们重新码放整齐。

这一次的回溯,如同观看一部超长时电影,持续了近两个小时。

当苏明玥猛然惊醒时,浑身已被冷汗浸透,脸色苍白如纸,指尖冰凉得像刚从冰水里捞出来。

但她的眼神,却亮得惊人。

她记下了三个过去所有人都忽略的决定性细节:

第一,会议的真实开始时间是晚间八点十五分,而非官方记录里的九点半!

这中间的一个多小时,才是真正的交锋所在。

第二,她清楚地“看”到,那份被替换前的原始签到簿上,最后一个签名龙飞凤舞,正是时任副局长的张副局亲笔所签。

第三,会议室角落的录音设备本应在会议开始时自动启动,但它的电源指示灯始终是熄灭的——有人在会前,刻意拔掉了它的插头。

“知意!”她用略带沙哑的声音拨通内线,“立刻动用所有关系,给我申请调取二十年前,金茂大厦七月二日晚间的电力维修日志,特别是B区供电记录!”

半小时后,沈知意发来一份扫描文件,结果与她的记忆完全吻合。

日志上赫然记载着:2007年7月2日晚20:00 - 22:00,B区第3会议室所在线路,因“突发故障”进行紧急检修。

一切都对上了。这不是意外,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失声”。

就在苏明玥准备整合所有线索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打乱了她的节奏。

“苏小姐,我是艾米丽,德国海因茨集团厉仲衡先生的现任秘书。”一位金发碧眼、举止干练的德国女性站在她面前,递上一份文件袋,“厉先生让我将这个交给您。他说,这是二十年前就该属于您的东西。”

苏明玥疑惑地打开文件袋,里面是一封尘封二十年的外企往来邮件复印件。

发件人,是她的父亲苏振东。

收件方,是海因茨集团当时的首席风险官。

邮件内容是父亲以个人名义,向德方合作伙伴发出的,关于云港信贷市场潜在系统性风险的预警。

而最让苏明玥心脏骤停的,是邮件的最后一段话,那是一行用加粗字体标注的英文:

“如果贵方因商业合作限制无法公开此信息,请至少确保此邮件原件,能送达至国内相关监管部门。”

邮件的发送时间,清晰地显示在末尾:2007年7月2日,18:47。

在开会前,在被所有人捂住嘴巴前,她的父亲,已经用尽了最后的方法,试图将真相公之于众。

苏明玥将所有线索——大脑的共振模式分析、怀表里的胶卷音频、回溯的三个细节、电力维修日志、以及这封来自德国的邮件——全部整合成一份名为《07事件情境重构报告》的文件。

她没有将报告发给任何人,只发给了程知遥,并附上了一句话:“程叔叔,我不是要翻案,二十年了,一切都太晚了。我只是想代替我父亲问一句:如果当年你们听见了,是不是就不会有今天?”

程知遥的回复只有一行字,却比任何长篇大论都更有分量:“听证会可以开,但你需要一个‘活着的证人’。回忆和推论,在法庭上没有意义。”

活着的证人……

苏明玥望着窗外逐渐亮起的晨曦,那微光刺破黑暗,如同她此刻的心情。

当年的知情人,或升迁,或隐退,或早已被厉仲衡收编,谁会站出来为一个死人说话?

她缓缓拿起桌上的钢笔,指尖轻轻抚过冰冷的金属笔身,低声自语,像是在对父亲承诺,又像是在对自己宣战:“没关系,爸爸。他们不肯说,我替你说。”

她转身走到办公室的休息间,按下墙上一个隐蔽的按钮。

房间的灯光应声渐暗,四周的墙壁缓缓浮现出数据流,一套精密的神经反馈与虚拟现实设备从天花板降下。

这是周临为她量身定做的回溯训练系统。

“启动‘风暴中心’训练计划。”她冷静地发出指令。

下一夜,她将主动走入那场记忆风暴的最深处,将自己锻造成最锋利的剑,也是唯一的,活着的证人。

但在那之前,她还需要一样东西,一样能将主观记忆钉死在客观现实里的铁证——那本由张副局亲笔签名的原始签到簿。

官方档案里必然是那本被替换过的。

那么,原始的那本,究竟去了哪里?

她的脑海里,忽然浮现出一个模糊的身影。

一个二十年前负责管理那些重要档案、如今早已退休的老人。

大家都叫她,徐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