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我的名字,不退场(2 / 2)
林景深接过,看也未看,双手用力,将其撕得粉碎。
那些饱含悔恨与挣扎的字句,化作纷飞的纸片,无声地飘落在昂贵的地毯上。
他从笔筒里抽出一支笔,拿过一张新的信纸,只写了两句话。
“我对苏明玥造成的伤害无可辩驳。”
“至于公众评价,请允许我保持沉默。”
他将这张纸折好,装入信封,递给助理:“纸质版,即刻寄往凤凰基金会。电子档,用我的私人邮箱发给她,设置为‘仅她可见’。”
助理接过信,感受着那两句话里蕴含的、与全世界为敌的决绝,一时间竟不敢直视林景深的背影。
傍晚,凤凰基金会内部项目评审会正在进行。
苏明玥坐在主位,专注地听取着项目负责人的汇报。
她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一封新邮件的提示。
她不动声色地解锁,打开。
发件人是林景深的私人邮箱。邮件正文,是那两句简短而孤傲的话。
她静静地看了几秒,然后默默关闭了屏幕,将手机反扣在桌上,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她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汇报的项目负责人甚至没有察觉到她片刻的失神。
会议一直持续到华灯初上。
在评审会即将结束时,苏明玥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我提议,从今天起,凤凰基金会所有立项项目,除常规的风控评估外,必须附带一份‘社会情绪影响评估表’。”她环视一周,目光最后落在运营总监小舟身上,“评估潜在项目可能对公众、特别是弱势群体造成的情感冲击与价值导向。小舟,你来牵头,组建一个专项小组。”
小舟先是一愣,随即立刻明白了这背后深远的意义。
这不仅仅是一个流程的增加,而是一种价值观的植入。
她挺直背脊,郑重地点了点头:“是,苏总。保证完成任务。”
当晚,《归岸之后》的先导预告片,在各大视频平台同步上线。
这部由凤凰基金会投资、讲述女性程序员在职场与生活中挣扎与重生的剧集,其预告片的剪辑凌厉而充满悬念。
而在视频的最后一秒,黑色的屏幕上,缓缓浮现出一行白色的字:
“有些系统永远不会被解密,除非有人愿意走进黑暗,只为带回一个名字。”
预告片上线不到一小时,评论区瞬间被数千条留言淹没。
“何止是系统,我父亲的名字,就因为一次失败的投资,从家族的功劳簿上被彻底抹去了。”
“哭了,前几天刚在我和他的购房合同上加上了我的名字,他还笑我太天真,说反正都是一家人。看了这个,我突然觉得我没有做错。”
“我是个小演员,我的名字,就是被资本随意替换的一个代号。”
一名刚刚入行的年轻女律师,甚至在自己的直播间里,开启了直播。
她没有唱歌,没有跳舞,只是将苏明玥在发布会上的那段画外音,一字一句、清晰有力地朗读出来。
直播间的弹幕,被密密麻麻的“我们都要有名字”刷满了屏幕。
一场关于“名字”的社会思潮,被彻底引爆。
午夜,万籁俱寂。
苏明玥独自一人站在公寓的阳台上,俯瞰着脚下这座由无数灯火构成的钢铁森林。
晚风吹起她的长发,带走了一丝白日的疲惫。
手机在口袋里轻轻震动了一下。
她拿出来,是一条信息,来自一个已经很久没有联系的号码,但她知道那是谁。
林景深。
信息很短:“戒指还在,但不再戴了。谢谢你,让我还能记得怎么疼。”
苏明玥的指尖悬在屏幕上方,许久没有动作。
她没有回复,也没有删除。
她只是平静地将这条信息截图,打开手机里一个加密的文件夹,文件夹的名字是“凤凰档案·记忆之匣”。
她将截图存入,并将文件名命名为:
“非遗忘,非原谅,仅为见证。”
做完这一切,她抬起头,望向远方。
远处,成片的写字楼群灯光正在渐次熄灭,又一座庞大的城市即将从沉睡中醒来。
这一次,终于有人记得,那些被遗忘的名字,也曾奋力活过。
苏明玥的目光从万家灯火,缓缓移向了书房的方向,那里,一块连接着基金会核心数据库的副屏,正幽幽地闪烁着待机的微光。
公众的情绪如同燎原的野火,热烈却难以掌控。
而她清楚,这场以“名字”为名的战争,舆论的胜利只是吹响的第一声号角。
真正的战场,那些被系统性抹除的、数以万计的“名字”的证据,正静静地沉睡在冰冷的数据洪流之下,等待着被打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