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8章 谁在替活人做梦(1 / 2)

加入书签

浓雾还未散去,云港的天际线在灰白中若隐若现,像一幅被水浸过的油画。

苏明玥站在医院走廊尽头,窗外是层层叠叠的树影,玻璃映出她苍白的脸——眼底泛青,唇色发干,仿佛一具被抽走灵魂的躯壳。

顾承宇就站在她身后,指节因用力攥着医疗报告而泛白。

他没说话,只是将那份脑部扫描结果轻轻放在她面前的金属台面上,动作克制得近乎冷酷。

“海马体与前额叶连接区,出现非自然衰减。”周临的声音从旁响起,冷静、精准,像一把解剖刀,“每一次启动‘逻辑重构场’,你的大脑都在进行一次强制性情感剥离——不是遗忘,是主动删除。高密度记忆被转化为神经能量,支撑你那近乎预知的能力。”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苏明玥脸上:“这就是代价。记忆置换假说的首个临床实证,就在你身上。”

空气凝滞。

苏明玥盯着屏幕上那片暗沉的灰斑,那是她一次次破局、翻盘、逆转命运所付出的代价。

那些深夜里父亲教她看星图的画面,母亲临终前握着她的手轻声哼唱的童谣,还有三年前林景深最后一次牵她手走过梧桐街时的温度……全都在无声无息中,被系统吞噬。

“能撑到打完这场仗吗?”她终于开口,声音很轻,却像钉入水泥地的铁锥。

周临沉默片刻:“五次极限使用。超过这个阈值,你可能会忘记自己是谁,为什么要战斗。甚至——分不清现实与推演。”

顾承宇猛地转身,一拳砸向墙边的金属柜,发出轰然巨响。

“够了!”他低吼,“你不该一个人扛着这东西!从一开始就不该接下‘凤凰计划’!”

苏明玥没看他,只是缓缓合上报告,指尖微微颤抖。

下一秒,她已转身走向电梯。

“我要见赵工。”她说,语气平静得可怕。

郊区医院的呼吸机发出规律的滴答声,像是倒计时的钟摆。

赵工躺在病床上,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氧气面罩下嘴唇微动,仿佛仍在默念某段密码。

苏明玥走近床边,俯身,在他耳边轻声道:“七点钟方向。”

老人猛然睁眼,浑浊的眼球剧烈震颤,喉咙里挤出嘶哑的气音:“0……第一次成功……Nora说……听见钟声的人,才会变成钟……”

话音未落,心电监护仪陡然拉出长鸣警报。

护士冲进来抢救,苏明玥被推开。

混乱中,一张纸条落入她掌心——皱巴巴的便签纸,字迹歪斜却清晰:

“钥匙不在代码里,在听的人心里。”

她捏紧纸条,指甲陷进掌心。

原来如此。

不是技术漏洞,不是算法缺陷,而是人心本身,就是最脆弱的入口。

回到办公室已是深夜。

小陆正戴着耳机反复调试一段音频,眉头紧锁。

“明玥姐,硬盘里的录音我拼出来了。”他摘下耳机,递过一份转录稿,“你爸当年讲的‘情绪锚点编码法’……和你现在用的‘希望脉冲’原理几乎一致,但目的完全不同。”

苏明玥接过文件,目光迅速扫过内容。

“每日清晨07:00,人类处于清醒初期的认知脆弱窗口。此时植入特定声频,最容易穿透心理防线,引发深层共鸣。我们不是操控,是唤醒。但如果滥用……就会让人活在别人编好的梦里。”

她呼吸一滞。

七点钟方向,从来不是物理坐标。

那是时间,是意识最柔软的缝隙,是灵魂尚未设防的瞬间。

厉知行所谓的“清源行动”,根本不是净化社会情绪,而是利用这套本应用于心理疗愈的技术,在百万普通人脑海中批量种植悲痛、愧疚、悔恨——制造一条条自动运转的“悲痛表演链”。

他们哭,不是因为真的悲伤;他们跪,不是出于真心忏悔。

他们只是……被人替换了梦境。

而她这些年引以为傲的【商业直觉】,竟也源自同一套体系——父亲留下的笔记、母亲临终呢喃、“光之种子”的传说,全都指向一个惊人的真相:她的能力,并非天赋,而是被精心设计过的“情感共振装置”。

每一次使用,都是对自我的一次肢解。

凌晨三点,城市陷入死寂。

苏明玥独自坐在办公室中央,终端屏幕幽蓝如海。

她调出“希望脉冲”核心协议,手指悬停在“激活”按钮上方。

只要按下,就能预判“天枢会”下一步布局,掌握足以反杀静默组的情报优势。

但她没有动。

良久,她缓缓退出程序,打开本地备份,手动切断所有外网连接,再将密钥文件加密封存。

“不能再用了。”她对自己说。

哪怕这意味着失去先机,意味着要以血肉之躯硬闯荆棘丛林。

因为她终于明白——真正的觉醒,不是看得更远,而是记得更多。

不是成为无情的执炬者,而是守住心中最后一点温热的光。

桌上的智能终端突然震动。

来电显示:颜微。

她刚要接起,视线却落在屏幕角落的一串异常数据流提示上——境外Ip正在尝试模拟“Nora”语音特征,频率波段与赵工昏迷前念出的数字高度吻合。

而与此同时,终端另一侧,一封未读邮件悄然生成,标题空白,附件仅有一个音频文件,播放进度条正从0%开始缓慢爬升……

钟,又响了一次。第158章 谁在替活人做梦(续)

电话铃声打破了凌晨的寂静。

苏明玥手指一颤,迅速接通电话。

颜微的声音带着刻意压低的急切,像一根绷到极限的钢丝:“明玥,三起‘情感剥削’案,原告全部撤诉了——就在两小时内,同步提交了申请。更诡异的是,每个人都收到了一笔五十万的匿名汇款,账户追踪显示资金经过七层离岸壳公司洗转,最终流入了‘文化振兴基金’下属的心理康复中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