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结局是我写的(2 / 2)
她面前摊开一张手写便签,字迹歪斜:“如果忘了名字,就听心跳。”
电梯门缓缓合拢,镜面倒映出她的轮廓——单薄、苍白,像一尊即将碎裂的瓷像。
可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仿佛有火在烧,烧尽了疲惫,也烧穿了记忆的迷雾。
“凤凰涅盘”协议不是一句口号,是她用三年时间埋下的最后防线。
从云港溃败那夜起,她就知道,这场战争不会止于一场听证会,而真正的胜利,也不该系于一人之智、一时之勇。
她要的,是一个能自我觉醒的系统——一个即使她彻底消失,也能继续运转的“真相引擎”。
小舟的手指在终端上飞速敲击,数据流如银河倾泻,涌入“守灯人”网络的底层架构。
这曾是她与顾承宇年少时构想的乌托邦式项目——一个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由情感共鸣驱动的信息链。
如今,它成了唯一能对抗资本黑洞的光。
“上传完成。”小舟轻声说,声音里带着颤抖,“权限开放至全民节点,自动唤醒机制已激活。”
苏明玥靠在椅背上,闭眼良久。
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父亲倒在急诊室门口的身影,林景深在雨夜里说出“我们结束了”时的背影,顾承宇十年如一日默默递来的热咖啡……这些记忆像沙漏中的细沙,正一点点流失。
她不怕死,怕的是忘记。
忘记那些让她痛过、爱过、恨过的人;忘记自己为何走上这条路;更怕有一天,连“我是谁”都答不上来。
但她知道,只要“希望脉冲”还在跳动,就还有人记得她战斗的意义。
当晚九点整,《今天,我说句话》特别版准时上线。
没有华丽包装,没有明星站台,只有一段清冷女声,在全球十三个地下电台、加密频道和匿名社交平台同步响起。
“我不知道明天会不会忘记朵朵,会不会叫不出顾承宇的名字……但我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说出真相,光就不会灭。”
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灵魂深处挤出来的。
没有煽情,没有控诉,只有平静到令人心碎的坦白。
阿K坐在暗巷里的调音台前,耳机中传来这段语音时,手指猛地一顿。
他盯着屏幕上跳动的频谱波形——那不是普通的声音信号,而是经过特殊编码的“情感共振波”。
它能穿透防火墙,绕过审查机制,直抵每一个曾被压迫、被欺骗、被抹除话语权的人心中。
“操……”他喃喃道,“她真的把‘心跳’变成了代码。”
就在语音播放完毕的瞬间,全球十三个基站同时闪烁蓝光——那是“守灯人”网络的神经末梢,此刻集体响应,完成了史上第一次全网情感协同认证。
系统权限列表悄然更新:
【用户‘tide7’晋升为‘守钟者·破晓者’】
【权限等级:Ω - 1】
【可发起全网情感协同,触发群体意识共振】
与此同时,远在瑞士的国际清算所服务器自动记录下这一事件,并生成一份永不删除的日志档案,标题为《关于人类非理性价值在金融市场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凤凰计划”为案例的观察报告》。
而在云港市最顶层的写字楼里,厉知行站在落地窗前,凝视着城市灯火。
他的电脑屏幕原本不断滚动着一段神秘字符:【钟摆未动,执炬者将陨】。
此刻,那行字突然扭曲、断裂,继而彻底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句全新的提示:
【钟摆已偏移,新执炬者诞生】
他久久未语,最终轻轻按下通讯键:“准备‘灰烬协议’吧……我们低估了一个愿意为自己立碑的女人。”
同一时刻,苏明玥已回到临时安置点——一间位于旧城区地下室的备用指挥中心。
这里没有奢华装潢,只有一张桌子、一台老式主机、几块备用电池,和墙上贴满的时间线图谱。
她坐下,从包里抽出一张皱巴巴的便签纸,拿起笔,开始写字。
一笔一划,极其缓慢,甚至有些歪斜。
她的手抖得厉害,额角渗出冷汗,像是在对抗某种无形的侵蚀。
写完最后一个字,她盯着那行画看了很久。
“如果忘了名字,就听心跳。”
然后,她把纸条放在桌面中央,像是留给某个未来的自己。
窗外,夜色深沉。
城市的光污染遮蔽了星空,但某些东西,正在悄然改变。
比如,人们开始自发转发那段语音;比如,越来越多陌生Id登录“守灯人”网络,上传自己的故事;再比如,某位退休教师在论坛写下:“三十年前,我也被一家外资机构骗走了房子。我以为没人记得了……但现在,我想说出来。”
这些微弱的声音,正汇聚成潮。
而她,已经不再需要掌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