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4章 被抹去的村庄(2 / 2)

加入书签

敌军发动总攻时使用了物质结构武器,混凝土永备工事如沙粒般崩塌。张云轩下令全员佩戴脑波同步器,两百名战士的视觉信号经量子计算机整合,在虚空中构筑出光学防御矩阵。当敌方智能弹药穿过这层"幻觉防线"时,提前埋设的声波共振器将其全部引爆。最危急时刻,那座铸铁日晷突然发射出强光,照射范围内所有武器装备表面都浮现出"八一"军徽的量子烙印——这是用纳米雕刻技术预设的物质形态记忆。

战后清理战场时,工程兵在红石村原址挖掘出了七口密封的陶瓮。这些陶瓮被深埋在地下,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了。当陶瓮被打开时,里面的东西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里面装满了带着弹孔的旧课本和泛黄的照片。

这些课本和照片显然是在战争中被保留下来的,它们见证了那段残酷的历史。工程兵们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物品取出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焦土上。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

当最后一件物品被放置好后,焦土上突然升起了一道光芒。光芒渐渐汇聚成一个由全息粒子构成的完整村落投影。这个投影栩栩如生,仿佛红石村就在眼前。人们可以看到房屋、街道、树木,甚至还能看到村民们的身影。

张云轩是一名退伍军人,他对这个场景感到非常震撼。他决定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纪念这个村庄。他将熔化的弹头浇铸进陶瓮的碎片中,然后让其冷却。当金属表面凝固后,他惊讶地发现,自然形成了一幅精细的边境地图。

这幅地图上标注了红石村的位置,以及周围的山脉、河流和道路。张云轩觉得这是一种天意,于是他将这幅地图展示给了全连的战友们。大家都对这个意外的发现感到惊叹不已。

最后,在全连的注视下,这座“记忆合金碑”被永久地安置在了量子干扰最剧烈的国境线上。碑上只有一行脉冲激光刻写的小字:“此处过去与未来永远属于中国”。这行字虽然简单,却充满了力量和决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