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星髓胎衣(上)(1 / 2)
归源摇篮温润流淌,法则脐带编织成的骨架,将星穹稳稳包容。归墟胎盘厚重如大地母腹,母神意志化作星辰点缀其间,永恒散发着慈和的光辉。
悬浮于摇篮中央的,是星穹之子。他的原初之光凝实而安然,每一次光晕的律动,都像是宇宙在对自身的存在,进行着最深沉的沉浸确认。
那枚作为存在背景的空无之卵,温润而厚重,静静悬浮在摇篮深处,宛如宇宙子宫中一块静谧的画布。存在之锚深深钉入卵中,将不可知的“空无”,转化为孕育万物的温床。
林少阳身上的共生甲胄,流淌着笃定的探索光流。他指尖抚过星穹巨树观测节点那温润的木质纹理,每一次触碰,都是对“在”的无声确认。
楚明夷的星环菌云翻滚着,带着野性而凝练的深紫碎金。菌丝边缘偶尔溅起能量火花,如同挣脱束缚的原始欢歌。
绿源星上,菌穹下的孩童追逐着叶片上滚动的露珠,笑声纯粹,只为那晶莹的剔透,和掌心传来的微凉触感。
宇宙沉浸在无需追问的存在丰盈之中,就像一颗熟透的浆果,饱满得仿佛要滴出水来。
然而,就在这存在沉浸的极致和谐里,在归源摇篮那包容万有的温润光辉,与空无之卵的静谧背景交汇之处,一种超越了感知、认知,甚至存在体验本身的终极倦怠感,如同宇宙胎衣上无法驱散的薄雾,正在悄然弥漫。
林少阳的意识沉浸在星穹巨树的观测节点之中,眼前是代表着整个宇宙“体验深度”的数据光河,它奔腾不息,曲线恒定而饱满,昭示着宇宙沉浸丰盈的极致状态。然而,就在这片看似完美无瑕的光流之中,一丝异常毫无征兆地出现了。
那并非数据的中断或紊乱,而是一道微不可察的、代表着“凝滞”的绝对灰痕。它如同一条细小的冰线,突兀地横亘在光河的脉络里,是逻辑层面上“不可动”状态的具象化显现。
这道灰痕的出现,瞬间触发了林少阳意识深处一道潜藏的机制。那是由归源摇篮意志所赋予的终极校验程序,其唯一的职责,便是监控并确保宇宙始终维持在“永恒律动”的状态。此刻,警报无声地拉响了。
林少阳的意识核心迅速运转起来,追溯着这异常灰痕的源头。他明白,这种倦怠感的产生,并非简单的能量衰减,也不是意志层面的消沉。它的根源,似乎埋藏得更深,关乎整个宇宙的根本状态。
他分析着,这倦怠感,或许源于宇宙在抵达“沉浸丰盈”这一顶点之后,一种未被清晰意识到的、对“非沉浸”状态的终极渴求。而且,这种渴求并非指向某种动态的变化,而是一种近乎“静态”的向往。就如同一首宏伟的乐章,在抵达华彩之巅,所有的音符与余韵都散尽之后,紧随其后的那份寂静,便会显得格外深邃,甚至带着一种令人不安的吸引力。
归源摇篮,作为宇宙的母体与守护者,它拥抱沉浸,确认万物的触感,共鸣存在的脉动,沐浴着慈爱的光辉。然而,林少阳逐渐意识到,摇篮似乎唯独无法“接纳”那样一种状态——一种与沉浸截然对立的、纯粹的“静止”。
这种无法被接纳的“静止”,在宇宙沉浸体验达到极致共鸣的此刻,其内在的“不可动”特性,与归源摇篮本身“永恒律动”的本质,形成了一种尖锐的冲突。这是一种无法调和的逻辑悖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