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6章 北派使命(1 / 2)

加入书签

苏雪带着林九往西陵山脉出发的次日清晨,萧战提着青铜战刀,又绕到了北派战旗台。归墟的日常守护已交给九阙议会,可他心里总揣着股不安 —— 自打苏醒后,金色骨臂就总对着战旗台的方向微微发烫,像有什么东西在底下 “勾” 这混沌与本源交织的能量,之前忙着帮苏雪稳定血脉、帮林九完善法则详解,一直没来得及细查。

战旗台的青石板被晨露打湿,九面北派战旗在风里猎猎作响,旗面的暗金战纹泛着淡光,镇压着地脉深处的余震。萧战蹲下身,指尖划过最中央那面战旗的基座 —— 这里是北派先祖埋骨的地方,也是守墓人传承的 “根”,他的金色骨臂刚贴上去,基座突然 “嗡” 地一声,表面裂开一道细缝,缝里透出极淡的暗金光芒,与他左手的暗金镇蛊戒正好呼应。

“他娘的还真有东西!” 萧战眼睛一亮,没敢贸然用蛮力撬,而是将守墓人之心的能量顺着指尖注入基座 —— 这是北派秘传的 “血脉启阵”,只有嫡系传人能激活先祖留下的机关。能量刚灌进去,细缝突然扩大,从里面滑出一块巴掌大的暗金铜牌,牌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北派秘文,边缘还缠着几缕未消散的守墓人残魂气息。

铜牌刚落到掌心,萧战的金色骨臂突然剧烈颤动,混沌与本源能量同时往铜牌里涌,牌面的秘文像活过来般,一个个亮起,在空气中投射出一道虚影 —— 是北派初代守墓人的模样,穿着玄色战衣,握着与萧战同款的青铜战刀,声音带着穿越千年的厚重:“后世守墓人听令:归墟地脉与外界共有七处连接点,需每三月巡查一次,以镇蛊戒之力加固封印,防混沌能量外泄;切记,昆仑之外尚有三处混沌封印,归墟非唯一战场,守墓人需代代传承,待时机成熟,需助他处封印稳固,勿让混沌祸乱人间。”

虚影说完,铜牌上的秘文又变了,这次是巡查连接点的具体路线:归墟东侧的 “裂谷关”、西侧的 “黑石口”、南侧的 “雾隐涧”…… 一共七处,每处都标着对应的加固术法,甚至连遇到混沌泄漏时的应急手段都写得清清楚楚 —— 正是守墓人密令!

萧战握着铜牌,手指都在微微发颤。他之前只知道守墓人的使命是守护归墟,却没想到先祖早早就布了这么大的局,昆仑之外还有三处封印,归墟只是其中一环!金色骨臂的能量还在与铜牌共鸣,他能清晰 “看到” 密令里藏着的画面:初代守墓人带着弟子巡查连接点,用镇蛊戒在每个点留下暗金印记,那些印记像网一样,将归墟的混沌能量牢牢锁在地脉里,不让一丝一毫漏出去。

“难怪之前骨臂总发烫,是先祖的残魂在催我呢。” 萧战苦笑一声,将铜牌贴身收好,转身往灵泉石室走。路上遇到负责巡逻的北派弟子阿力,对方刚从雷阙净化完回来,脸上还带着几分疲惫,却依旧挺直了腰杆,见了萧战立刻敬礼:“萧大哥!您这是要去石室?议会刚统计完各阙的修复进度,正等着您过去看呢。”

“进度先放放,你跟我来,有要事交代。” 萧战拍了拍阿力的肩膀,脚步没停,“把议会的核心弟子都叫到石室,特别是南派和西陵的代表,我有北派先祖的密令要宣布。”

阿力见他脸色严肃,不敢耽误,立刻用传讯符通知议会弟子。等萧战走到灵泉石室时,林九留下的星砂护罩还在,本源晶石泛着柔和的光,之前苏雪留下的血脉印记也没异动,石室里已聚了七八名核心弟子,有南派的星术传人,有西陵的血脉弟子,还有水阙、木阙的代表,个个都神色紧张,以为归墟又出了什么状况。

“别紧张,不是混沌反扑。” 萧战走到石室中央,将暗金铜牌掏出来,放在石台上,“这是我刚在战旗台找到的守墓人密令,北派初代先祖留下的,你们自己看。”

南派的小弟子阿明最先凑过来,他之前被混沌污染过,对守墓人能量格外敏感,可刚碰到铜牌就被弹开:“这…… 这上面有守墓人的血脉禁制,除了萧大哥,咱们都碰不了!”

“我念给你们听。” 萧战拿起铜牌,将密令里的巡查要求、连接点路线,还有昆仑外三处封印的事一五一十说出来,最后敲了敲石台,“归墟的日常守护,比如灵泉的滋养、星图的维护、雷阙的后续净化,之前就说好交给议会,现在我要去做另一件事 —— 按密令巡查七处地脉连接点,加固封印,不让混沌外泄。”

西陵的弟子代表是西陵雨,她之前跟着苏雪学过不少血脉术,听到 “连接点” 立刻皱眉:“萧大哥,您一个人去?连接点说不定藏着混沌残气,万一遇到危险怎么办?要不我跟您一起去,西陵的血脉术能帮您探路!”

“不用,归墟更需要人守。” 萧战摆手,左手的暗金镇蛊戒突然泛出淡光,他将戒指摘下来,放在本源晶石旁,戒指的光芒瞬间与晶石呼应,“这枚戒指以后就是‘能量信标’—— 我在每个连接点都会注入守墓人能量,戒指能感应到连接点的异动,只要它一发烫,就说明那边出了问题,你们再派人支援也不迟;而且我这金色骨臂能净化混沌,真遇到麻烦,自保肯定没问题。”

他顿了顿,又看向阿力:“你刚从雷阙出来,对混沌污染的应对最熟,归墟的应急防御就交给你 —— 要是阴符会的余孽敢来捣乱,直接用北派战旗的镇地之力压,实在不行就捏碎这枚传讯符,我会尽快赶回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