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97章 回音星域的种子与双向的牵挂(2 / 2)

加入书签

探测船进入回音星域时,立刻被听风族发现了。沙砾发出急促的共鸣,环形山谷的幼苗也随之剧烈颤动,像是在发出警告。阿响挡在幼苗前,握紧了手中的声波长矛——这是听风族的防御武器,能释放干扰声波击退入侵者。

“别紧张,我们是来送‘声音’的。”影风通过共鸣仪,将星盟的声波样本转化为沙砾能理解的频率,缓缓释放出去。裂石星的稻浪声响起时,沙砾的急促共鸣放缓了;七星的花绽放声传来时,阿响手中的长矛差点掉落在地——这声音与幼苗开花前的颤动如此相似;当星盟枢纽孩子们的笑声响起,环形山谷的沙砾突然安静下来,然后发出了从未有过的欢快回响。

“是它们的声音!”阿响看着幼苗的叶片在笑声中舒展,终于明白了泉水中的影像不是幻觉,“远方真的有稻田和花海,还有和我们一样的孩子!”

长老走上前,示意阿响放下长矛。他伸出手掌,感受着共鸣仪释放的声波,眼中的警惕渐渐被好奇取代:“这些声音里有‘共生’的味道,和沙砾告诉我们的‘一起活下去’是一个意思。”

接下来的日子,使团与听风族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声波交流”。影风教他们用共鸣仪记录和传递声音,阿禾则讲解牵念种子的来历,告诉他们这些植物如何连接着星盟各星域的牵挂。听风族则用沙砾的共鸣,向使团展示回音星域的故事——声波图谱中,有他们与星尘流共处的智慧,有对自然的敬畏,有族群内部的互助,这些与星盟的“星尘之约”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以为自己很孤独,原来只是没听到彼此的声音。”阿响看着共鸣仪上星盟与听风族的声波图谱完美重叠,激动得脸颊泛红。他将记录着听风族历史的声波晶体交给影风,“请把我们的声音带回去,告诉远方的孩子,回音星域也有牵挂他们的人。

当使团准备离开时,环形山谷的牵念终于开花了。彩色的花瓣在银色沙砾中绽放,与星盟枢纽的牵念遥相呼应,沙砾的共鸣与花瓣的颤动交织成一曲跨越光年的歌。阿响摘下一朵花,放进特制的声波保存器里:“让它带着我们的声音回去,告诉枢纽的牵念,我们听到了,也记住了。”

探测船离开回音星域时,阿响和听风族的人站在环形山谷的最高处,目送着星舰消失在星尘流中。沙砾在他们脚下发出悠长的共鸣,像是在说“一路平安”。阿响看着手中的沙板,上面新添了一行符号:“远方有牵挂,此处有回应。”

星盟枢纽的牵念在收到回音星域的声波时,花芯里的银色星尘突然炸开,化作一道光带冲向融尘树的顶端。全息屏上,星盟与听风族的声波图谱正在循环播放,各族人围在广场上,听着那曲跨越光年的和声,眼眶不约而同地湿润了。

“这才是最动人的共生。”老农看着牵念花瓣上愈发清晰的银色纹路,“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给予,是彼此牵挂,相互回应,就像声波的往返,缺了哪一方,都不成乐章。”

阿月将听风族的声波晶体存入种子银行,与那百万颗种子放在一起。她在日志里写道:“回音星域的故事告诉我们,宇宙的每个角落都有等待被倾听的声音,都有渴望被牵挂的心灵。牵念的种子之所以能生根发芽,不仅因为有土壤和水分,更因为有‘我惦记你,你回应我’的温暖。这种双向的牵挂,才是‘星尘之约’最坚实的纽带,让再遥远的距离,都变成心与心的回响。”

环形山谷的牵念开始结出种子,这些种子既带着星盟的彩色印记,也带着回音星域的银色纹路,像两个世界的孩子在种子里完成了拥抱。阿响将它们收集起来,装进新的漂流瓶,送入星尘流。瓶身上,他用听风族的符号和星盟的通用文字写下同一句话:

“我们在这里,等你的回音。”

而远方的星盟枢纽,孩子们正围着牵念的花朵,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下一次要送什么声音给回音星域。有的说要录下融尘树的风声,有的说要带上星尘花的绽放声,还有的孩子捧着刚学会的歌,说要唱给听风族的小伙伴听。

宇宙的星尘流中,漂流瓶带着新的牵挂缓缓前行,银色的沙砾在瓶身留下温柔的印记。它们知道,无论漂向哪里,总会有一颗等待的心,一双倾听的耳朵,因为双向的牵挂早已像声波一样,在宇宙中蔓延,让每个文明都明白:你发出的声音,总会有回应;你种下的牵挂,总会有花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